劳动者以任何名义收取他人财物违法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合法。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证件。
非法占有以单位名义索取的财物涉嫌违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占有以单位名义索取的财产将构成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受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占有国有财产的,也会以贪污罪论。
-
盗取他人劳动成果违法吗
盗取他人劳动成果违法。如果劳动成果为实物,则犯盗窃罪,如果劳动成果为非实物,如知识产权,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则触犯知识产权类的犯罪。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
2020.07.30 1,324 -
借他人名义购房是否合法,以他人名义买房合法吗
(1)一般情形下,借名买房合同有效,合法。认定借名合同有效的理由主要是:双方具备缔约能力,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有效并无瑕疵之处; 合同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影响,不违反公序良俗等。 (2)严重规避
2021.01.11 181 -
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要求扣押劳动者财物吗
不可以。用人单位招录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和收取以下物件: (1)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 (2)用人单位不得以担保名义向劳动者收取各类押金,如工作服押金、劳动违约风险押金等; (3)用人单位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
2020.02.06 181
-
用人单位可以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保证金吗以其他名义收取财物吗
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劳动者对此有权拒绝。如果单位坚持收取或再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所谓的费用,劳动者可在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 具体可参考
2022-03-05 15,340 -
用人单位违法向劳动者收取保证金或者其他名义收取的财物的如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四条(前略)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
2022-01-18 15,340 -
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的财物,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是不能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的财物的,对于此类行为,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
2022-02-08 15,340 -
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钱款,是否可以以任何名义收取钱款
单位是不可以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钱款的,建议及时向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
2022-02-09 15,340
-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2,047 2022.04.17 -
01:31
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有效吗
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如果他人拒绝追认的,这时候合同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但是被欺骗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要求冒用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且,如果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通过签订合同骗取他人财物的,这时候行为人还需要承担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4,324 2022.04.15 -
01:05
损坏他人财物5000以上判多久
对于损坏他人财物5000元以上的行为,要具体分析,如果行为人对于毁坏他人财物是出于故意的心态,则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量刑问题,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
2,236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