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险一金的计算方法详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1、养老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4%,企业缴纳工资基数的10%,个人缴费至法定正常退休年龄。 2、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0.8%部分进个人账户;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个人每月缴纳3元,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1%。个人生病时,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共同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按照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 3、失业保险: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0.5%,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1.5%。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可领取失业保险。 4、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x8%,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8%。个人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户口迁出所在的市、县或者出境定居的;偿还购、贷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讲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等等。
-
第三者责任险计算方法
第三者责任险的赔款计算方法分两类,一类是当被保险人按事故责任比例应承担的赔偿金额超过赔偿限额时:赔款=赔偿限额x(1-免赔率),当被保险人按事故责任比例应承担的赔偿金额低于赔偿限额时:赔款=应负赔偿金额x(1-免赔率)。
2020.03.26 177 -
五险一金计算
一、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二、医疗保险:单位缴费8%至12%,个人缴纳2%; 三、失业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 四、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5%,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五、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8%,个人不缴纳
2020.09.21 284
-
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详解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金额÷计算月计算月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去年
2021-12-11 15,340 -
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详解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算,涉及缴费工资指数、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四大因素,具体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
2022-04-12 15,340 -
交通事故赔偿金计算方法详解?
交通事故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
2022-07-04 15,340 -
交通事故赔偿金计算方法详解
交通事故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
2022-05-22 15,340
-
01:21
新消法退一赔三详解
新消法退一赔三详解如下: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退一指无条件退款,赔三是指应当赔偿消费者三倍的损失。退一赔三”保底为500元。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新消法将现行消法规定的“退一赔一”修改为“退一赔三”,并
11,890 2022.04.17 -
01:16
五险一金怎么计算
五险一金的费用的计算方法是:1、单位交纳比例,养老保险金等于工资乘以百分之六,加上工资乘以百分之二十五点五;2、个人交纳比例,医疗保险金等于工资乘以百分之一,加上工资乘以百分之五点五;3、个人交纳比例,失业保险金等于工资乘以百分之一,加上工
8,120 2022.05.11 -
01:21
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金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金计算标准为: 经济补偿一般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其中工作每满一年,用人单位则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则按照一年计算;对于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则需要向劳动
3,73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