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起诉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到你户口所在地或者居住地法院立案庭立案,提交离婚起诉书。诉讼的时候要提交证据。这两点都见下面具体的规定。 2、诉讼离婚一定是先调解再判决,所以不能缺席审判。不过法院会发传票给他的,你需要向法院提供他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如果没有联系方式和地址,法院也不会受理你的案件。超过两年,没有任何音讯的(包括亲戚朋友都没有他的音讯),可以向法院申请他下落不明,再申请缺席判决。 3、法院的收费是50-300不等,财产分割涉及20万以上,还要加收。具体见下面规定。诉讼费用也是先调解再判决。一般是双方分摊或者由拿到财产特别多的一方,或者有重大过错方负责。 4、一审一般是6个月内审结,最长不超过15个月。对方上诉的话,一般三个月内审结,最长不超过6个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起诉离婚是去法院起诉,具体程序如下:一、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起诉阶段。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二、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审理阶段。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三、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判决阶段。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
起诉离婚的程序: 1、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法院会受理立案; 2、庭前调解美意成功的,安排开庭审理; 3、双方进行法庭辩论; 4、进行法庭调解; 5、作出宣判。
-
起诉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起诉离婚的程序如下: 1、起诉前原告应该准备好民事起诉状; 2、立案庭审查后,缴费。缴完费用后,当事人需要将缴费票据和相关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然后回家等通知; 3、法院给案子排期开庭,并将诉状副本、证据等材料送给被告; 4、之后法院会告知开
2022.11.07 101 -
起诉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只有在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时,才会选择起诉离婚。起诉前原告应该准备好民事起诉状。立案庭审查后,缴费。缴完费用后,当事人需要将缴费票据和相关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然后回家等通知。法院给案子排期开庭,并将诉状副本、证据
2022.04.13 668 -
离婚起诉的程序是怎样的?
离婚起诉的程序如下: 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 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由立案庭发出立案通知书; 3、法院的立案庭受理案件后,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 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 5、双方
2022.04.14 264
-
针对征地纠纷起诉的程序是怎样的
1、起诉:由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书,交纳起诉费。等待法院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2、受理:法院审核起诉材料,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3、通知应诉:法院经过审核,认为该案属于自己管辖,通知被告
2022-05-11 15,340 -
起诉离婚程序是怎样的,离婚起诉流程,离婚起诉程序
起诉离婚的流程标准是:1。起诉,一方或双方携带本人身份证、结婚证、起诉书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立案;2、调解,人民法院依法调解双方;3、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4、调解无效,法院审理案件;5、判决允
2021-11-24 15,340 -
起诉离婚程序是怎样的,起诉离婚的程序是什么
离婚一审、二审要经历的过程(1)原告起诉阶段:1、咨询、聘请律师,或者自己查询法律;2、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3、法院对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受理的告诉
2021-04-16 15,340 -
起诉离婚怎么走程序,起诉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起诉离婚的程序: 1、起诉,向人民法院递交离婚起诉状。 2、立案,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会予以立案。 3、开庭,人民法院告知开庭时间后,当事人应当按时参加。 4、调解,人民法院应当对离婚诉讼进行相应
2022-11-24 15,340
-
01:18
离婚起诉的程序是怎样的很多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夫妻两人最终走向婚姻的尽头,能心平气和的和平离婚是最对于这个家庭最低程度的伤害了,但是也有为了离婚而起诉到法院。起诉离婚第一步就是当事人的一方去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申请,由立案大厅进行事件的起因进行审查,对于符合立案
5,536 2022.04.17 -
01:04
军婚起诉离婚程序是怎样军婚指夫妻双方或一方是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在军人一方没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如果军人的配偶未与其就离婚事项达到一致意见,单方面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在军人一
1,232 2022.04.17 -
00:59
上诉离婚的程序怎样上诉离婚的程序为: 1、写一份民事上诉状,写明原被告双方的真实姓名、住址、身份证等信息;写明诉讼请求;写明事件的事实与理由,如离婚原因等,结尾处签名确认; 2、递交到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携带民事上诉状(两份)、双方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及子女
2,53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