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妨碍造成他人财产或者人身损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财产损害可以要求排除妨碍。民法典中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当被侵权人人身或者财产处在危险状态中,被侵权人有权请求法院要求侵权人予以消除。以上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1、打架斗殴型,这类纠纷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引起的缘由主要是因一两件小事或一两句不得体的言语而发生。因打架斗殴引起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比较多,特别是在近几年当中,这类案件有增无减。 2、交通事故型,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这类案件主要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员忽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违法驾驶,造成造成当事人受伤致残,甚至死亡。最近开始的全国整顿酒后驾驶的行动,正是为了严厉打击酒后驾驶这种违法行为,避免酒后驾驶给人们造成的人身损害。 3、工作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增多,厂矿企业等单位管理不严,行业人员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等,在工作岗位上造成事故。 4、医疗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型,由于医疗设备简陋、诊断技术不过硬和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病人病情加重、致残,甚至死亡。 5、产品质量型,因产品质量不合格或假冒、伪劣商品致人伤害。 6、意外事件型,人身损害赔偿的原告、被告均无主观过错,是因意外事件引发的。 7、其他人身伤害赔偿案件。
-
排除妨碍与排除妨害的区别
排除妨碍与排除妨害都是民法典赋予的法定权利,二者的权利性质和适用条件都不一样,具体而言即排除妨碍是指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排除妨碍,但排除妨害请求的目的是消除对物权的障碍或侵害,使物权恢复圆满状态。因
2022.04.16 3,925 -
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的区别
排除妨碍与排除妨害都是民法典赋予的法定权利,二者的权利性质和适用条件都不一样,具体而言即排除妨碍是指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排除妨碍,但排除妨害请求的目的是消除对物权的障碍或侵害,使物权恢复圆满状态。
2021.04.12 583 -
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2021.03.16 187
-
道歉、排除妨碍、排除妨碍、排除妨碍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责任
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在各种责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这几种责任的承担,均不能以实际造成他人的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只要受害人的财产、人身或其他权利遭到侵
2022-03-24 15,340 -
财产损害可以要求排除妨碍吗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
2022-06-11 15,340 -
经营者造成的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财产损害如何赔偿
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财产损害的,消费者要求经营者的赔偿范围包括: 1、直接损失消费者的财产损害除要求经营者通过修理、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重作、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等方式予
2022-01-26 15,340 -
机动车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怎样赔偿?
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有过错
2022-07-26 15,340
-
01:01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总则》的实施,将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界点,由十周岁提前到了八周岁。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
1,896 2022.04.17 -
01:14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是否会坐牢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不一定会坐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构事实或者陷阱,使他人陷入错误,并获取他人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就涉嫌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为3000元以上,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北上广等城
849 2022.04.25 -
01:54
人身损害赔偿2020新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种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具体规定如下:1、医疗费以一审庭审终结前实际产生的数额为准,一般以受害人所在地治疗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住院费、治疗费等单据或者病例、处分认定具体数额;2、误工费则
1,988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