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一个月了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其一,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而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其二,若因用人单位自身原因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就以上问题建议双方协商处理,若双方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不合法。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单位应该在同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个月内签署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
入职四个月了没有签劳动合同
劳动者入职4个月,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属用人单位于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3个月的双倍工资补偿,公司若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020.06.12 400 -
入职两个月没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
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1)签订劳动合同是法定义务,企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2)企业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
2020.05.12 478 -
入职一个月了一直没有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赔偿双倍工资。
2020.07.25 372
-
入职一个月了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首先,根据劳动相关法律规定,单位需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需包含社会保险的内容。所以,在单位绝对录取你之日起需为你购买社会保险,否则属违法。 再者,根据法律规定,工资应当按
2022-04-13 15,340 -
入职了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
一、公司不能以辞职未提前15天通知为由拒付你实际工作期间的工资,协商不成的,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并加付相应经济补偿金; 二、因公司未与你签订劳动合同,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向你支付双倍工资,你可
2022-03-17 15,340 -
入职入职一个多月了,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给你交社保,若公司没有买社保或没有按
2022-02-16 15,340 -
入职一个月了,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单位未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单位应当支付从劳动者入职满一个月后的第二天起到补订劳动合同前一天止期间的双倍工资。单位未缴纳社保属于违法,单位应当补缴社保,劳动者可以以单位未缴纳社
2022-04-14 15,340
-
00:58
入职两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两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要从用工满1个月的第二天,到满一年的前一天,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工资。用人单位需要从用工那天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没有跟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那么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并且需要跟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
6,164 2022.05.11 -
01:10
工作两个月没签合同怎么办
工作两个月没签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工作两个月用
1,634 2022.06.22 -
00:46
入职不签合同怎么办
入职后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行为,属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这种行为会损害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入职已满一个月,但是不满一年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的工资。而如果劳动者已经入职满一年的,则视为与公司签订了不定期的劳动合同。以上的法律规定,能够对
2,46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