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婚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想要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了解重婚罪保护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采用刑事处罚措施来保护。首先,重婚是对一夫一妻制的挑战。对于违背一夫一妻制的,则会受到刑事处罚的惩罚。所以,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重婚前的婚姻有效。所以,重婚罪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的婚姻,也就是我国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这时候要分两种情况:领取结婚证的合法婚姻和1994年2月1号之前未领取结婚证,邻里承认的事实婚姻。对此,目前还存在分歧,各地的处理方式也有不同。一些地区认可重婚前存在的事实婚姻,有些地区只承认领取结婚证的合法婚姻。 2、重婚罪的后婚可以是法律婚姻,也可以是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此时,两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否构成重婚。一就是领取结婚证的重婚,二就是以夫妻名义形成事实婚姻的重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
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是重婚罪。分为两种情况: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的重婚罪;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但是以夫妻关系同居的重婚罪。根据我国刑法,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重婚罪侵犯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这种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重婚罪要求行为人明知对方有法定的配偶或者自身有法定的配偶却与他人缔结婚姻关系。缔结婚姻关系要求进行结婚登记或者产生了事实婚姻的关系。重婚
2022.04.12 1,412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存在下列重婚行为且情节较严重的认定构成重婚罪: 一、前一婚姻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即前一婚姻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或关系)共同生活。 如果有上述重婚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因为下列情况实施
2020.09.23 149 -
认定重婚罪的标准有哪些
认定重婚罪的标准有: 1、侵犯的对象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地说,行为人必须有重婚行为; 3、主体是一般主体。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与他人建立婚姻关系,没有配偶的人知道对方有配偶就结婚了; 4、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
2022.04.13 305
-
重婚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是重婚罪。分为两种情况: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的重婚罪;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但是以夫妻关系同居的重婚罪。根据我国刑法,有配偶而
2021-12-29 15,340 -
重婚罪认定标准有哪些?
2015年深圳购房条件是什么?一位网友提问:“在深圳买首套房要什么必要条件?我非深圳,没交,听说要交13个月的社保才让买房的,但是我想在深圳买自住房啊。”许多人都想知道,购房条件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详
2022-09-01 15,340 -
重婚罪有哪些认定标准
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4年12月14日在《关于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
2022-02-22 15,340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如何认定重婚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有关规定,重婚行为一般都要认定为重婚罪。但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下列重婚行为,可以认为不构成
2022-05-10 15,340
-
01:20
事实婚姻重婚罪认定标准事实重婚罪包括三种情况,即先婚是事实婚,后婚为法律婚的重婚;前婚是法律婚,后婚为事实婚;先后两个都是事实婚。 对于法律不保护事实婚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从最高法的司法解释精神来看,对待事实婚姻,还是有条件地予以承认,比如,起诉请求解除同居
1,436 2022.04.17 -
01:03
认定重婚罪需要哪些证据认定重婚罪需要的证据有: 1、配偶与第三方经过合法登记的结婚手续,或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需要搜集结婚登记伪造结婚证证据,重婚者与第三人所生小孩的出生证等直接证据。 2、还可以搜集有婚外情一方与第三人存在长期稳定的同居生活证据、双方在一
2,609 2022.04.17 -
01:03
诈骗罪定罪标准有哪些用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以私自占有的目的,而故意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我国刑法对于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为: 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55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