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不能用债权人的借条讨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有借条当事人讨债时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一、与对方协商,要求对方提供一个还款计划,同时补一个欠条。由于抹不开面子,生活中很多借款都没有借条,大家彼此都是通过诚信来完成借贷关系的,其实大部分人都最后会遵守信用,所以可以“先小人后君子”,与对方开诚布公的说明,同时也给对方一个缓冲期。 但是也有一些因为没办法还钱,或者存心想赖钱,结果推三阻四的找理由赖账,而且也不肯补充提供欠条,对这种人应该防备,吃一堑长一智,除今后要远离外,还要采取第二种做法了。 二、对方的非善意欠债的,应对的方法就是取证,做好起诉准备: 1.手机短信——证实有借钱的事 借钱后,几次口头催款无果,就可以用短信方式,让对方承认了借钱的事实。然后把对方的回复短信保存起来,这个就是证据。 2.录音录像——多方承认借过钱 催款期间,多次给对方打电话并录下通话内容,随后刻录光盘保存。 3.证人证言——证实借钱金额 寻找借钱时,是否有人看到,提供证人和证言。 通过以上证据,提供给法院审查,法官如果认为提交的手机短信、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来源合法,内容符合客观事实,证据真实有效,那么对方就须承担还款责任,还要赔偿其他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宣告借款人为失踪人,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然后由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向债权人还债。
债权人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讨债: 一、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 二、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
-
债权人讨债在什么情况下可判刑
触犯刑事法律时,可判刑。 一般来说,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对于被拖欠的债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比如,基层人民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实现债权,而不应以采取偏激的方法,触犯国家刑律。 因此,讨债要有道,遭遇他人欠钱
2020.09.27 128 -
债权人如何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讨债(
债权人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讨债: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讨债款。
2021.03.26 121
-
债权人讨债在什么情况下可判刑
触犯刑事法律时,可判刑。 一般来说,合法的民间借贷关系受到法律保护,对于被拖欠的债务,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比如,基层人民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实现债权,而不应以采取偏激的方法,触犯国
2023-01-19 15,340 -
债权人怎样在债务人下落不明情况下讨债
对于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借款案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追讨欠款: 1、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然后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借款。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人或者关系密切的其
2022-07-20 15,340 -
债权人如何在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讨债呢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宣告借款人为失踪人,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然后由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向债权人还债。
2023-10-07 15,340 -
有借条的情况下怎么追讨债务?
有借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途径追讨债务: 建议直接向借款人追讨,如果其拒不归还,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如果借款人已经明确表示将不归还或者推拖还款的,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处理。债权债务纠纷去法院起诉需要原
2022-04-02 15,340
-
01:03
债权人应如何讨债
债权人讨债方法有以下五种: 1、和解法。协商和解是指讨债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2、调解法。讨债人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法。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
270 2023.07.10 -
01:19
债权人死亡借条怎么办
债权人死亡后,借条仍然有效,不因债权人的死亡而消灭。《民法典》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只要有价债券和履行标的为财物的债权属于公民可继承的合法财产,就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因此,债权人死亡后,合法的借条仍然有效,但需要区分是否
1,378 2022.04.17 -
01:27
债权人代位权的适用条件
债权人的代位权属于合同的保全,它发生于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导致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被影响。债务人不积极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权利,会导致自身的财产消极减少,所以这时债权人可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对此债务人的权利,维护自身的权利。
1,0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