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欠钱不还扣留个人的款要不要找他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民间借贷债务人欠钱不还,债权人要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债权人是不能直接行使强制权的,包括扣押财产的行为。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债主可以扣押债务人的财产。下列两种情况下是允许债权人扣押财产的: 1、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 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债权人未按合同的约定事先占有对方财产的,不能行使留置权。 (2)如果债务人的侦务与债权人依合同约定占有的财产无关,则不能发生留置权。 (3)债务人的债务未到履行期限,也不能扣押债务人财产。因为到期不履行债务,债权人权利受到侵害,才有正当行使扣押权来保护自己权利的必要性。若债务未到展行期,债务人仍有可能在此期间内履行债务,没有扣押的必要。 2、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物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便可扣押抵押物,并可以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实现自己的债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原则不可以直接索要,但是符合以下两种情况可直接向次债务索要欠款。第一种,债权转让。民间借贷属于合同行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不同合同主体间不能当然产生权利义务关系。但可通过合同权利转让,也就是债权转让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合同主体的债务追偿,也就是债务人通过债权转让,使原债权人取代债务人,成为次债务人的债权人,这样就可以直接向次债务人索要欠款了。第二种,代位权诉讼。代为诉讼是为了防止债务人消极不行使对次债务人的债权,而间接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创设的一种诉讼活动。代位权只能通过诉讼来行使,它能使债权人绕开债务人,不必征求债务人的意见,直接向次债务人追索。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比如说抚养费之类的债)。
可以诉讼解决。 1、找不到人,能找到他的财产也一样可以强制执行。 2、如果对方已经是成年人,他家人没有为他偿还债务的义务了,你只能向他本人要钱。如果不是成年人,家人有义务偿还。
-
个人欠钱被拘留还要交罚款吗
欠钱拘留后无力偿还是否被罚款要视情况而定: 其一,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不会被罚款; 其二,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恶意拖欠欠款,逃避债务等,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
2020.08.27 212 -
欠钱不还找个人借他的钱怎么办
如果借款人欠钱不还的,出借人可以催告欠款人尽快还款,如果借款人仍然拒绝偿还的,出借人可以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其债权。
2020.12.01 178 -
欠钱还要扣他人的东西吗?
欠钱的情况下,债权人不可以扣留对方的财物,债权人私自扣留对方财产的行为是侵权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债权人要实现自己的债权应当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
2021.01.26 128
-
个人欠钱不还要被拘留多久?
欠钱不还的最长应当拘留15天,没有规定次数限制。欠钱不还可能遭遇罚息和违约金,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逾期90天仍不归还的,银行可以向法院起诉持卡人;透支超过5万元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逾期90天仍不归还
2022-06-09 15,340 -
对方欠钱不还可以找欠他钱的人要吗
原则不可以直接索要,但是符合以下两种情况可直接向次债务索要欠款。
2023-06-11 15,340 -
欠钱不还找他怎么要
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担保人的责任(一)、。其所付的责任是,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担保人要为其承担该责任,即清偿到期债务。(二)、连带保证责任。其所付的责任是,当债务以到清偿期,有权要求或保证人
2022-09-23 15,340 -
欠钱人不在可以找他老婆要不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是可以向夫妻任何一方索要的
2022-10-31 15,340
-
01:21
欠钱不还的人怎么要钱对欠钱不还的人可以先进行协商。对于合同到期了,欠钱不给的情况下,通常都是会先进行协商,若是和对方协商没有达成一致,那么最好是向法院起诉该欠款的一方。之前有很多的施工方都会碰到欠钱到期不还的,而且一场官司也是不一定可以让此款项到账。现在通过国
1,560 2022.04.15 -
01:21
借款人欠钱不还找不到人怎么办借款人欠钱不还,带好借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写好起诉状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找不到人的,有对方的身份信息具体地址也能起诉。在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作为债权人行使债权请求权,应该主张其请求权成立并已经届期,为此其应该向法院提供其权利发生并
682 2022.04.25 -
01:35
起诉他人欠钱不还需要什么手续起诉他人欠钱不还手续如下: 1、当事人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法院登记立案; 2、法院在受理当事人的材料后进行审核,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邮寄当事人的起诉材料; 4、对方当事人在收到起诉材料后进行答辩; 5、法院
1,12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