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的效力有效期和最长期限有何区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司法实践对于借条,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权利的就不能开始计算时效。因而其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欠条依据司法解释规定,债务人开具欠条应认定诉讼时效中断。如果债权人在诉讼时效中断后一直未主张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则应从债权人收到债务人所写欠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可以诉讼,在当事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公告送达。最好及时地主张您的权力,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借条有效期: 1)如果债权人未曾主张权利的就不能开始计算时效。 2)因而其3年的普通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而义务人拒绝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3)债权人若一直没有主张权利则适用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二、欠条有效期: 1)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是对双方以往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在债务人出具欠条时,权利人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故权利人应当在欠条出具之日起两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 2)也就是说,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条从出具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
借条和欠条有效期有区别吗?
当欠条有约定明确的还款日期时,和有约定明确的还款日期的借条一样,都是从期满之日起算三年的诉讼时效;而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则不同于借条是催讨后经过合理期限再起算三年诉讼时效,而是从出具欠条的第二日起就要起算三年诉讼时效。
2021.01.31 133 -
借条的有效期限最长是多久
借条的最长有效期限是二十年。但是,借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此债务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起开始计算三年; 三年内如果债权人不请求权利,那债务的诉讼时效则终止,此债权就不受法律保护,债务人可以以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不偿还债务。
2021.03.16 159 -
借条最长有效期限是几年?
借条的有效期限一般是指借条的诉讼时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为三年。如果还款期限还没到借条一直有效,在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内,债权人要主张权利的必须在这三年内去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否则债务人享有诉讼时效的抗辩权。如果在这三年内,债权人向债
2021.02.09 205
-
借条的有效期和有效期有什么区别
(1)借条日期不是借条的“有效期”:借条永远有效,你永远都有权持借条向对方要求还债。只是你凭借条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保护你权利的“有效期”,法律上这个期限叫诉讼时效。(2)你的借条没有写明还款期限,2年
2022-05-01 15,340 -
借条最长有效期
借条的最长有效期限是二十年。但是,借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此债务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起开始计算二年,二年内如果债权人不请求权利,那债务的诉讼时效则终止,此债就不受法律保护,债务人可以以过诉讼时效为抗
2022-07-15 15,340 -
借条有法律效力有效期最长是多久?
所谓借条存在有效期是一种误读。法律只是规定诉讼时效是两年,而并非借条的有效期是两年。一般而言,有还款期限的借条从还款期满之日起(对于欠条从出具或从欠条上载明的还款期满日起),两年内及时主张权利,最好向
2022-07-13 15,340 -
借条有效期最长多长
对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如果注明了还款期的,应在还款期到达后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超过2年出借人未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
2022-07-16 15,340
-
01:08
借条和欠条有效期的区别
借条是指在双方当事人在借贷过程中,出借人向借款人交付借款的时候,借款人向出借人提供的借贷凭证。借条诉讼时效的有效期限一般是3年,是从借条上面标注的还款日当日开始计算,如果超过3年还没有向人民法院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的,人民法院就不会再受理此案
2,663 2022.04.17 -
01:26
借条和欠条效力的区别
借条和欠条效力的区别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产生的原因不一样。借条主要是因为借贷而产生的,欠条有可能是在买卖、租赁或者计算利息的过程中产生; 第二,借条和欠条的诉讼时效不一样。如果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条和欠条的诉讼时效都一样,是从还款
1,748 2022.04.17 -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54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