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依法辞职的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依法辞职,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体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一、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提出辞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与否,到时间就可以离岗,不影响工资结算和办理相关手续,只是没有经济补偿。 二、因用人单位过错而辞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要单位是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无论员工是否在试用期内,都需要对劳动者进行双倍的经济补偿金赔偿,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也就是在公司工作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最长期限六个月),因此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按半个月计算,双倍的话就是一个月。
用人单位辞退职工的赔偿计算依据为职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内容包括:职工在用人单位每工作满一年,用人单位就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赔偿;如果职工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那么赔偿金额按照一年来计算;如果职工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那么赔偿金额按照半年计算。
-
什么依法维护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0.09.03 657 -
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劳动法制定的法律依据: 1、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020.03.03 1,054 -
劳动合同没到期可以辞职的依据是什么呢
劳动合同没到期,可以辞职的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向单位提出书面的辞职报告的,可以与其在三十日后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如果还在试用期,则要提前三日提出辞职,在三日届满后可解约。
2020.11.16 90
-
劳动者的依据是什么?
(一)认定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
2022-10-23 15,340 -
劳动者依法辞职后,老板少给工资,劳动者该怎么办,有什么法律依据
劳动者依法辞职后,老板少给工资,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
2022-03-04 15,340 -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
2022-11-03 15,340 -
劳动法辞职工资结算依据
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被拖欠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
2022-04-18 15,340
-
01:08
劳动合同赔款依据是什么
劳动合同赔偿的依据是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存在违约的情形,主要的表现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以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侮辱殴打劳动者等。劳动合同赔款的依据主要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四十八条、第八十七和第八十八条。第四
1,238 2022.05.11 -
00:59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是什么
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的依据包括:1、证据确凿,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具有充分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2、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即适用了应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条文款项;3、符合法定程序,有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程序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严格
2,065 2022.04.15 -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77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