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在哪些情况下必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它是给予受伤害职工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工伤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什么情况下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注意事项:主张因工伤引起的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前还应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认定申请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二是虽经治疗,但还是造成职工存在残疾; 三是工伤职工存在的残疾达到了影响劳动能力的程度。工伤职工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020.01.11 135 -
职工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工伤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职工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的;但存在残疾、劳动能力受到影响的。用人单位或者职工一方可依法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申请。
2020.05.06 112 -
-
职工在哪些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1、职工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认定为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或职工一方应当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的申请。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2022-07-19 15,340 -
职工发生哪些情况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什么情况下应进行劳动能力鉴
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或非因工负伤以及患病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确定劳动者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它是给予受
2022-03-15 15,340 -
工伤职工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2022-04-05 15,340 -
哪些情况下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2022-11-02 15,340
-
01:10
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签合同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不能签合同: 1、有抵押或担保条款的劳动合同不能签; 2、附加不合理条款的劳动合同不能签; 3、生死自负的劳动合同不能签; 4、口头用工劳动合同不能签。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
729 2022.11.21 -
01:19
哪些情况下才能退房可以退房的情况如下: 1、开发商证件不全可申请退房; 2、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可退房; 3、实测面积与暂测面积相比绝对值超出3%可退房; 4、购房者拿不到房产证可退房;购房者若是因为开发商的原因拿不到产权证,或者是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无法得
663 2022.10.08 -
01:25
遗嘱在哪些情况下有效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指的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生前的遗产或者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且于立遗嘱人死亡开始发生效力的一种法律行为。 出现以下情况,遗嘱的即可生效: 1、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
9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