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者怎么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无效劳动合同分为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两种情况。部分无效的,有效部分还可以继续执行,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效力,用人单位应参考同工同酬原则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且过错方应赔偿造成的损失。依据《劳动法》第十八条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为: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订立劳动合同时,当事人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有意制造假象欺骗对方,致使另一方上当受骗,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同意订立的劳动合同,则属于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威胁手段,指当事人一方用可能实现的危害对方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相要挟,迫使对方违背意愿而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无论是采取欺诈手段还是威胁手段,所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违背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它的后果是侵犯了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因而这种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劳动者可获得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支付赔偿款,则可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利。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赔偿有: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
2020.11.01 194 -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者劳动报酬如何支付
对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不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经济补偿以及其他劳动者应享受的待遇,同时还要对其给予相应的制裁。
2020.06.14 199 -
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赔偿吗?
虽然在实践中,想要到到赔偿很难,主要没有持有劳动合同不一定对员工造成重大损害,员工也难以证明损失存在。但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在五日内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将对公司实施每人千元标准的罚款。也就是说,如果单位没有给员工持有劳动合同,虽然赔偿
2020.01.29 144
-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者的损失怎么赔偿
如果单位以欺诈、排除劳动者权利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或者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胁迫
2022-03-16 15,340 -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者能要求赔偿吗
劳动合同被确定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仍能主张报酬。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劳动者已经付出了劳动,即使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也不影响劳动者主张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
2023-06-12 15,340 -
无效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损害怎么赔偿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
2022-11-13 15,340 -
劳动者有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应赔偿劳动者什么赔偿
劳动者因劳动者过错造成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民法典》确立的实际损失原则承担赔偿责任,赔偿用人单位因过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2021-11-03 15,340
-
01:42
劳动合同无效的后果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是:1、劳动关系归于消灭。劳动合同的订立违背了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真实意思,或者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样的劳动合同被认定为全部无效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自然归于消灭;2、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
825 2022.05.13 -
01:10
哪些劳动合同无效
我国劳动法中有许多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其中,无效的劳动合同主要有: 1、劳动合同条款应当在双方处于自愿、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下签订,因此,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得对方在违背个人真实意思表示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
2,252 2022.04.17 -
01:10
毁约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劳动者毁约,如果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约定赔偿。没有约定的话,就要分几种情况。如果劳动者在职期间接受教育培训的,那么劳动者应该向用人单位赔偿已支付的培训费。还有,劳动者违反保密或竞业竞职义务的话,也应该赔偿。 若用人单位违约的,劳动者有权让用
1,2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