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四)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五)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六)审判公开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为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合议制是指由若干名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实行合议制,是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能力上的不足,以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按合议制组成的审判组织,称为合议庭。
-
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的基本原则
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内容: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2020.11.19 655 -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基本规定
强制措施有拘传、训诫、具结悔过、罚款、拘留5种。拘传是对被告采取的强制措施,其条件是:被告必须到庭而拒不到庭。被告拒不到庭前必须经过两次合法传唤,用简便方法传唤不算合法传唤。被告拒不到庭必须无正当理由。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可以对不到庭
2020.06.22 447 -
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
民事诉讼的基本特点如下: 1、客观性; 2、关联性; 3、合法性。 (一)公权性 民事诉讼是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意志行使司法审判权,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这使得民事诉讼与具有民间性质的调解和仲裁有所不同。 (二)强制性 民事
2020.01.06 647
-
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的法规
民事诉讼有四个基本制度: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1、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审判人员组成的审判小组对案件进行审理。与独任制相比,独任制是指一名法官独立审理案件;2、回避是指法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法律
2021-12-01 15,340 -
经济诉讼的基本制度是哪些
经济诉讼,又称经济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经济纠纷,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经济诉讼主要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因此,其诉讼活动主要适用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其基本
2021-12-01 15,340 -
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的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章的有关规定,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又称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的一定阶段或重大环节中发挥基本作用的标准,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者进行民事诉讼的
2021-12-01 15,340 -
民事诉讼法的反诉制度
反诉是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现代各国在民事诉讼立法中几乎亦不例外地规定了这一制度,但是由于普遍存在着立法简单化的倾向,再加上在实践中反诉的复杂性使这一制度在实体法律关系日趋复杂、讼事日增的当代
2022-03-25 15,340
-
01:09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了三大类体系:第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犯罪分子的行为是极其可恶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也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所以必须严惩犯罪分子,不可放过一个。保障人权则是国家一直以来的对国家刑罚权的规制。第二,程序公正与实
5,040 2022.04.15 -
01:03
企业改制的基本流程公司改制是指将中国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程序。公司改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程序,一般应当经历以下流程才能完成: 1、成立改制工作组; 2、提出改制申请; 3、改制预案的制定和初审,包括转让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或者通过增
1,109 2022.04.17 -
01:08
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一般有以下的5个步骤:1、起诉方需要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2、起诉状准备好后,起诉方需要到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
8,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