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的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一步:社保材料的准备公司需要到单位营业执行注册地社保部门办理单位社保证。提供材料: 1、单位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公章,原件及复印件(现在基本都是三证合一); 2、公司法人以及经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3、单位社会保险登记表(需到人社局领取)。第二步:公积金材料的准备公司需要到单位就近公积金缴存管理部办理公积金登记。提交材料: 1、单位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公章,原件及复印件; 2、法人以及经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3、单位公积金登记申请表(需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不同省市的表格可能有所不同)公司拥有给员工办理资格后,方可给员工办理五险一金。
首先,员工的“自愿不购买社会保险”保证书,在劳动仲裁和劳动纠纷申诉中没有任何法律依据。按照《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社保必须购买,这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但遇到员工不愿购买社保时,公司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设法说服员工购买,通过加强公司对购买社保的好处的宣传及劳动合同法等法规对社保的相关规定,尽量使员工能全面详细地了解社保,并明确告知员工个人缴纳的部分在其离职后可以退出来这一事实。对于员工外出较多、工伤事故较多的用人单位,加强员工对由于员工不同意缴纳社会保险可能导致在发生重大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要承担的各种费用金额较高的认识。 二是公司可以在相关管理制度中明确提出相关规定,如在员工手册、劳动合同中写明公司将按照国家社保的有关规定缴纳社保费用。 三是针对流动性很强的工作岗位,员工不愿购买社保的,公司可以为其办理商业保险(如雇主责任险、团体意外险等),或者单独购买工伤险,并事先发书面通知给他本人,通知其于某月某日提供相关手续,来规避风险。
-
不给员工买社保,不给员工购买社保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先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没有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
2020.10.30 217 -
优先购买权法律依据
法律对保护优先购买权的规定如下: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但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2020.06.06 125 -
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制定的依据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稽核工作,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稽核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和社会保险待遇领取情况进行的核查。
2020.03.25 281
-
员工购买社会保险问题
为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未交纳,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2-10-29 15,340 -
只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中的保险是否违法?
厂里保险分二种:一是三保合一(包括医疗、养老、工伤)、二是五保合一(包括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失业)。所以只交工伤是不行的。
2022-10-18 15,340 -
保安公司强迫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合法性?
自己买社保的情况涉及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什么年龄段的人自己交社保最划算?按当前退休政策的话,一名男性年龄40周岁,离退休还有20年,女工人年龄35周岁,离退休还有15年,再加上养老保险需
2022-09-06 15,340 -
东莞市社会保险查询相关的法律依据有?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讨论社会保险的历史时就不能把社会保险从社会保障中抽出来。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
2022-07-29 15,340
-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2,122 2022.04.17 -
01:15
社保怎么购买购买社保有2种方式: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 2、个人自行购买社保。单位购买社保:单位所缴纳的社保是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承担,所承担的比例为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员工需要交纳8%。医疗保险用人单位承担12%,员工承当2%。失业保险用人
959 2022.05.13 -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46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