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虚开增值税发票了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虚开增值税发票取保候审由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或者律师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由办案决定是否同意。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虚开发票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不针对所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有满足了特定的条件才能进行取保候审。虚开发票罪可以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对行为人进行拘役或者管制。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以处以七年的有期徒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进行取保候审没有社会危险性,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所以虚开发票罪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
-
虚开增值税发票
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应当以行为是否符合本罪的犯罪构成为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一,在具体实践中,犯罪数额的大小是行为是否达到刑法处罚的标准,因此,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
2022.09.29 306 -
如果虚开增值税发票,判多少年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根据情况进行判刑,具体如下: 1、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虚开发票指不
2022.11.07 128 -
虚开增值税2个多亿取保候审
如果及时归还,可能取保候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2020.03.08 355
-
虚开增值税发票可以取保候审吗
虚开增值税发票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附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
2022-04-15 15,340 -
虚开的增值税发票可以取保候审吗
虚开增值税发票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附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
2022-05-03 15,340 -
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虚开增值税发票只有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申请办理取保候审。《刑法》第二百零五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虚开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
2022-04-19 15,340 -
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可以取保候审吗
虚开增值税发票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情形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附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
2022-05-03 15,340
-
01:35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如何量刑根据我国《刑法》中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1、如果犯罪嫌疑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构成犯罪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2、如果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数额较大或
1,149 2023.02.18 -
00:51
涉赚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能缓刑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是可能被判处缓刑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该罪最低量刑幅度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同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适用缓刑的基本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
1,523 2022.04.17 -
01:37
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规定在《刑法》第二百零五条中,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税收征收管理法律法规,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的行为。要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应当以行
1,3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