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之间的借贷可能是无效借贷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间的相互借贷,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答: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六十一条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的规定,企业之间不得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企业之间签订的这种合同为无效合同。如:约定不论盈亏一方均固定收回本息的联营行为;约定一方向企业投资,但不论企业是否盈利,均固定收回本息的投资行为等,在实践中都将会被认为是变相借贷行为而归于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之间的借贷合同是有效的。但是借款并非公司自有资金,又转贷给其他企业牟取利益,借款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企业间借贷无效;企业知道或应当知道所借款项用于犯罪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仍然提供贷款的,该借贷合同无效;企业从事经常性放贷业务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如果公司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是为了生产经营需要的,并且不存在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定事由的,其借贷合同是合同的,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所保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 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公司之间借贷合同有效吗
公司之间的借贷合同是有效的。但是借款并非公司自有资金,又转贷给其他企业牟取利益,借款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企业间借贷无效;企业知道或应当知道所借款项用于犯罪或从事其他违法活动,仍然提供贷款的,该借贷合同无效;企业从事经常性放贷业务的民间借贷合
2020.06.15 123 -
公司之间的借贷合同是否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纳入了民间借贷的范畴,受到法律保护。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一直将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排除在民间借贷之外。然而,参与企业借贷的主体,有的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有的
2020.07.12 118 -
公司之间借贷合法吗?
企业之间借贷一般是合法的。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法律特殊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0.11.21 440
-
公司之间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借贷无效
公司之间可能产生借贷无效的情况是: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
2023-01-24 15,340 -
公司之间的借贷关系有效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将企业之间的贷款纳入民间借贷范畴,受法律保护。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一直将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贷款排除在民间贷款之外。但参与企业借贷的主体,有的
2021-11-17 15,340 -
公司之间的借贷合同有效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纳入了民间借贷的范畴,受到法律保护。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一直将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排除在民间借贷之外。 然而,参与企
2022-05-12 15,340 -
公司之间的借贷合同有效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纳入了民间借贷的范畴,受到法律保护。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一直将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排除在民间借贷之外。 然而,参与企
2022-05-30 15,340
-
01:20
企业之间能相互借贷吗
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款。法律规定,借款关系可以发生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企业法人借款时,属于法人一类,符合借款的主体要求。法律规定,法人之间、非法人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
910 2022.11.21 -
02:17
公司向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期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意味着一般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民间借贷的诉讼时效也同样适用。从诉讼时效的角度看,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三年。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确
1,122 2022.04.17 -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579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