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害人住所地不在自家农村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满一年的地点在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的,也作为城镇居民,在计算赔偿数额时按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实行“同城待遇”。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三)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的慰抚金。 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 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 20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并报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害人家属可通过警方协助联系。
交通事故是否愿意结案不是由受害人决定的,而是由法院决定的。起诉需要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
交通事故受害人拖着不到怎么办?
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不结案对车主年审影响.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并不会影响年检,也就是说如果不是重大交通事故,对方拖着不结案对车主年审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是可以正常年审的。
2020.01.30 271 -
交通事故受害者不处理怎么办
不管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受害者是否处理,都不会影响到交通事故处理按正常情况进行。当事人应保护好事发第一现场,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由交管部门进行事故的现场勘查。如果确定要负责任,不管责任大小都要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果确定不负责任,就
2021.01.04 188 -
交通事故受害方不结案怎么办
事故勘查后十日交警必须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到时候依据认定书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如果对方还是拖着不结案,可以申请交警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4.15 152
-
交通事故受害人住所地与农村区域未建成的自家门口怎么办
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满一年的地点在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的,也作为城镇居民,在计算赔
2022-04-12 15,340 -
交通事故受害人住所地与农村未建成的自家门口的受害人怎么索赔
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满一年的地点在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的,也作为城镇居民,在计算赔
2022-05-10 15,340 -
交通事故受害人住所在农村怎么算赔偿金
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满一年的地点在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的,也作为城镇居民,在计算赔
2022-05-08 15,340 -
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受害人住所地与农村区域未建成的自家门口受害人怎么索赔?
依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规定,对于赔偿权利人虽为农村居民,但如有证据证实发生交通事故时其工作单位或实际居住满一年的地点在镇所在地的居委、村及虽未建成但已列人城镇规划区的村的,也作为城镇居民,在计算赔
2022-05-06 15,340
-
01:21
交通事故对方不交住院费怎么办交通事故肇事方应该是要出医疗费的,如果肇事方不付的话,可以自己先垫付医疗费,事后再通过打官司等办法来要求对方赔偿医药费以及其他赔偿金。 法律未规定肇事方有先行垫付的义务。 交警不会确定赔偿金额,不会强迫肇事方垫付,只能组织双方调解,调解的基
2,382 2022.05.11 -
02:10
交通事故受害人不愿结案可以起诉吗交通事故受害人不愿意结案是可以起诉的。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案件一般从开庭到起诉需要两个月时间。开庭时时双方都要携带自己的身份证原件、开庭传票以及所有证据材料原件。注意,如果在开庭之前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没有提交的证据,开庭时再带过去说要提交
1,505 2022.04.17 -
01:23
交通事故不赔偿怎么办交通事故责任方不赔偿,受害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索赔: 1、交通事故发生后责任方不赔偿的情况,受害方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调解帮助,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并要求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调解时应当注意: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双方协调完成签订调解协议后,
3,6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