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小孩跟老公离婚了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丈夫与小三生孩子只要不构成重婚就不犯法。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结婚的行为。即已经有了一个婚姻关系,又与别人缔结第二个婚姻关系,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形式起诉离婚,并要求无过错方损害赔偿。 婚内出轨是法律规定的感情破裂的一种情形,无过错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赔偿,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较大,有婚外情行为的一方是过错方,实际判决中对非过错方会有一些照顾,非过错方也可以要求过错方给予一定的赔偿。因此,婚内出轨,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起诉离婚并要求赔偿。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法院分割共同财产的原则: (1)男女平等原则。对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都有平等的所有权。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表现为双方均有对共同财产的使用、处分权利,在离婚时双方有平等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 (2)保护子女、女方权益原则。这就是说,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首先要将子女、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子女离婚后的生活与健康成长的物质需求。 (3)照顾无过错方原则。我国民法典对于判决离婚,实行破裂原则离婚立法,只要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均可以获准离婚。 (4)有利于当事人的生产、生活原则。
-
老公跟小三有孩子了怎么办
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形式起诉离婚,并要求无过错方损害赔偿。 婚内出轨是法律规定的感情破裂的一种情形,无过错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并要求赔偿,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性较大,有婚外情行为的一方是过错方,实际判决中对非过错方会有一些照顾,非过错方也
2021.01.06 2,743 -
小三为老公生孩子了怎么办
小三为老公生孩子了,如果老公与小三有重婚的行为,可以到法院起诉对方犯了重婚罪。根据法律规定,重婚罪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老公用夫妻共同财产养小三,可以要求归还属于妻子的财产,妻子还可以要求丈夫给予赔偿。
2021.01.28 260 -
不想跟老公离婚了怎么办?
1、老公要离婚另一方不想离婚的,对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 2、如果当事人不想离婚,应该想办法挽回自己婚姻,而不应该被动的等待。 3、但是,在当事人拒绝对方的的离婚要求后,对方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离婚。当事人只要提供双方感情没有破裂的证据,那么法
2021.07.02 183
-
跟老公离婚了孩子怎么办
夫妻离婚,一般也会导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抚养权。失去抚养权的一方将失去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权利。不过,失去抚养权的一方仍然会享有探视权,可以在约定或裁判的时间内定期探视子女,与子女进行相对短暂的相处。 离婚
2023-04-09 15,340 -
老公出轨,为了小孩离婚怎么办?
,可以先协商沟通进行协议离婚,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两周岁以内的小孩一般会判决随女方,除此之外,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判决抚养权归谁,10周岁以上的,征求小孩的意见,不抚养小孩一方需要支付抚
2022-03-23 15,340 -
跟老公有了孩子想离婚怎么办
感情确实破裂的,可以离婚。协商一致的,可以协议离婚,双方一起到一方户籍所在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未协商一致的,也可以诉讼离婚。诉讼离婚的,一般到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财产一般平均分割,但应当
2022-04-21 15,340 -
和老公离婚了小孩怎么办
离婚后,孩子由谁抚养,应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夫妻离婚时可以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决。两岁以内的孩子一般会判给女方,十岁以上的孩子会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除此以外,法官会综合考虑双
2022-06-10 15,340
-
01:16
老公出轨了离婚小孩判给谁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亲生活:一是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二是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没有不利影响的;三是
954 2022.04.17 -
00:59
离婚了小孩怎么判父母离婚后,小孩的抚养权可以由双方共同协商决定。一般情况下,由经济收入、健康状况、思想品德等条件较好的一方抚养。处于哺乳期或者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法院一般将抚养权判给母亲。对于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适当参考子女的意见。 夫妻双方一方患有严重疾
6,071 2022.04.17 -
01:22
老公坐牢了怎么办离婚一般可以选择诉讼离婚的方式。根据《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一方在服刑,无法通过协议离婚,另一方只能起诉至法院,走诉讼离婚的流程。一般由非服刑一方当事人向其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安排经办人员到服刑一方的监狱开庭,如
1,5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