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年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1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 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依然是劳动力供大于求,但2012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我国劳动力将逐步进入供给总量减少时期。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供给做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过去滥用青壮年劳动力的粗放方式,更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胡晓义说,“加强技能培训、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都是增加扩大劳动力供给量、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2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加速到来 从全国劳动力资源与老年人口的比值看,2007年为6.85∶1, 5年后急剧降到4.83∶1。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的抚养比(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之间的比例)为3.03∶1。据预测,2030年前后,养老保险抚养比将提高到2∶1以下。 3延迟退休是养老金增收措施之一 “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总体平衡、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增收减支措施,如扩大覆盖面、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资、提高结余资金收益率等。”胡晓义说,“但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减缓抚养比迅速提高的趋势,也是重要举措之一。” 4许多专业技术岗位早退休是巨大浪费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并形成起始工作年龄普遍推后的格局,如果退休年龄仍维持较低水平,将限制中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女性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并影响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许多专业技术岗位(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如果早早退休,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5世界多个国家也提高退休年龄 目前世界上170个国家和地区中,正常退休年龄,男性集中在60岁和65岁,女性集中在60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延迟退休怎样延迟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是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来延迟退休的制度。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一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到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2020.06.22 1,187 -
延迟退休年龄表
对于男性职工而言,70年的将于2030年退休,71年的将于2031年退休、72年的将于2032年退休、73年的将于2033年退休、74年的将于2034年退休、75年的将于2035年退休,以此类推。 对于女性干部而言,70年的将于2025年退
2020.05.31 1,075
-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年龄
1、由于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未来劳动力量将逐步减少,如果还都是男60岁,女55岁退休,那么供给总量就会减少,同时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的比例有很大差距,毕竟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一个家庭老人占多数,随
2022-05-29 15,340 -
为什么延迟退休年龄
1、由于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未来劳动力量将逐步减少,如果还都是男60岁,女55岁退休,那么供给总量就会减少,同时缴费者与领取待遇者的比例有很大差距,毕竟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一个家庭老人占多数,随
2022-05-28 15,340 -
为什么要申请延迟退休年龄
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相对年轻的人力资源匮乏,继续挖掘社会人力资源; 2.平均寿命显著延长,预期领取养老金时段加长与原设计有冲突,造成入不敷出。延长后,可以缓解一些
2022-08-21 15,340 -
为什么延迟退休年龄计算
由于人均寿命都在增长,如果还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会导致中青年劳动者的积极性。同时已经退休了的人的退休金不能持续合理的得到提高。否则还没退休的人会有很大意见,因为交了这么久这么多的钱,自己退休后,早期退休
2022-08-13 15,340
-
01:03
退休年龄以什么为准
退休年龄的规定为,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应该退休;或者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休。 涉及到档案年龄与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问题,我国
2,440 2022.05.21 -
01:11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是什么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依旧是延迟退休政策还没落地。有报告指出,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同时,为了尊重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权并减少改革的阻力,报告建议
1,880 2022.05.21 -
01:09
退休年龄到了怎么办理退休
办理退休手续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男性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 2、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办理退休首先要准备本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等材料,提交个人退休申请。准备好材料后,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
6,5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