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套房认定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2022年二套房认定标准如下:能查询到房产,再贷款买房,算二套;查询不到房产,银行查到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算二套;全款买房,卖掉了,查不到的,再贷款买房,不算二套;全款买房,能查询到房产,贷款买房算二套;购房人已有一套住房的,再买房算二套。
第一类: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根据新“国十条”中的条款,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是被划入家庭范畴内的。子女购房也会按照第二套房政策执行,即需首付60%、利率上浮1.1倍。 第二类: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贷款购房也会被认定为第二套房。根据目前银行认贷又认房的标准,如果不出售现有房产,再贷款购房就是属于第二套房,将按照第二套房政策执行。 第三类:个人名下有全款购置住房,再贷款购房。 虽然没有贷过款,但要在房屋产权交易系统中能够查到名下有房产,在不卖掉且申请贷款的情况下,均会被认定为第二套房,按照首付60%、利率上调1.1倍的贷款政策执行。 第四类: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 目前银行对二套房认定是认房认贷,也就是说虽然这套房产已经出售了,家庭名下没有住房,但因为其有过贷款记录,所以之前贷款购买的房产出售后,再购买时也会被算作第二套房。 第五类:首次购房使用商业贷款,再次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 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贷款记录,不论结清或出售,即便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首次使用也会被算做第二套房。
-
一套房二套房认定标准
首套房认定标准 1、贷款买过一套房,商业贷款已结清,再贷款买房 2、贷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通过房屋登记系统查询不到房产,但在银行征信系统里能查到贷款记录,再贷款买房。 3、已经全款买过一套房,再贷款买房。 4、全款买过一套房,后来卖掉了
2020.03.08 442 -
二套房认定标准
二套房认定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父母名下有住房,再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购房;二,未成年的时候名下有房产,成年再次购房;三,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然后再贷款购房;四,第一次购房使用商业贷款,再次买房;五,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再次买
2022.04.16 6,084 -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
以下七种情况都会被银行认定为二套房贷款的: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 5、首次购
2020.02.26 180
-
2019二套房认定标准2017二套房认定标准
银行认定为二套房的七种情况: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
2022-04-29 15,340 -
2019年二套房的认定标准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是“是否利用贷款购买住房,且贷款是否已还清”。房贷新政的二套房认定将“以房为限,而不是以贷为限”。所谓一套房贷、二套房贷,首先购房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由三种人组成,本人、配偶、未
2022-02-10 15,340 -
2019年二套房认定标准是什么?
银行认定为二套房的七种情况: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
2022-04-12 15,340 -
2019年二套房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银行认定为二套房的七种情况: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
2022-04-29 15,340
-
01:18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
二套房的认定标准有以下几点: 1、父母名下有房产,以未成年的子女名义再购房的; 2、未成年的时候名下已有房产,成年后再次贷款购房的; 3、个人名下已持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次贷款购房的; 4、个人名下还有贷款购买的住房,在贷款结清出售之后再次
16,944 2022.05.11 -
01:12
工伤认定标准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法定工伤情节有七种,分别为:1、在工作时间或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受伤情况;2、在筹备与工作相关工作,在工作时间前后或场所内受到伤害的情况;3、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的意外事故或暴力的情况;4、患上职业病的情况;
10,152 2022.04.17 -
01:18
商标侵权认定标准
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可以参考下列标准: 第一,有违法行为存在。侵权行为人存在《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条例中规定的侵权行为。比如:没有经过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
4,96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