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解雇如何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哺乳期内被解雇怎么赔偿解答如下: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由此,按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间,单位不能解除其劳动关系,妇女在怀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等“三期”未满前,劳动合同期限应顺延。此间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应改变。可见,国家对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是十分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怀孕女职工一旦遭到违法解雇,一直到哺乳期结束将难以找到工作,生活来源难以保障,因此国家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一旦非法辞退怀孕职工,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哺乳期内被解雇怎么赔偿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孕期职工有权申请以下赔偿: 1.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相当于2倍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工作年限×离职前12月的平均工资×2倍(详见《劳动合同法》第42、47、87条) 2.怀孕、产期、哺乳期“三期”工资 3.工资和加班工资(如有拖欠)应一并发放。《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有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哺乳期解雇赔偿公式
若哺乳期女职工不存在法定过错,用人单位单反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赔偿金:二倍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
2020.01.24 173 -
哺乳期解雇赔偿标准
哺乳期解雇属于违法解雇,除过失性辞退外,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0.08.17 139 -
哺乳期解雇赔偿2n还是3n
哺乳期解雇属于违法解雇赔偿是2n;合法辞退不需要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 3n,n是指月工资。赔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0.01.11 355
-
哺乳期解雇如何赔偿
哺乳期被辞退属单位违法解除,要求补偿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候的2倍工资款,同时,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经济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另外属于事实劳动关系期间,如果有相关证据(如工作牌、工作证、工资卡、
2022-08-24 15,340 -
哺乳期被单位解雇如何赔偿
处于产假期间,工资由社保支付.你可以收集证据,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追究单位非法解除合同的责任。
2022-10-31 15,340 -
哺乳期解雇赔偿公式如何计算
若哺乳期女职工存在法定过错,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情形,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哺乳期女职工不存在法定过错,用人单位单反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应当支付赔偿
2022-11-24 15,340 -
哺乳期解雇赔偿标准哺乳期解雇怎么计算的
现在就哺乳期解雇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如下:哺乳期妇女在劳动法上受到特别保护,所谓的特别保护是指,对于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除非女职工有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等特殊情形,否则用人单位
2022-11-30 15,340
-
01:32
哺乳期解除合同赔偿多少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女职工怀孕或者哺乳期间,用人单位是不可以随意解雇女职工的。除非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女职工存在法定能够被单方解雇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女职工可以要求单位支付
1,056 2021.04.25 -
01:17
哺乳期内离婚赔偿标准
目前我国婚姻法并未规定夫妻在哺乳期内离婚的,男方需要给予女方赔偿。但是如果男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无过错方在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方重婚的、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具体的损害赔偿金额是以当事
1,794 2021.04.25 -
01:13
老婆在哺乳期如何离婚
老婆在哺乳期,离婚的方式如下: 1、老婆在哺乳期,一方想离婚的,可以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离婚; 2、如果,协议离婚不成的。男方一般是不能提出起诉离婚的。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起诉离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
1,468 202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