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安置房划入民法中限售范围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安置房能否销售要依具体情况来定。 一、不能转让的房屋包括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以及权属有争议的和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形。 二、安置房主要有几种情况,如果拆迁前这房子就是业主自有房,安置房办出的产权证也是业主的,拿到产权证后就可以交易,但除了正常的房屋交易税外,还需要交纳一份土地出让金。对于没有产权证房屋就出售,按照《房地产管理办法》视为非法,但土地房产局不参与裁定。 三、如果拆迁前这房子是公房,住户是租住的,该房就不能转让;如果是公房,业主已向单位购买,而且安置房的产权证上是业主本人名字,就可以转让,但也需要额外交纳土地出让金。 预约销售因为没有看到产权证,购买时的房屋情况不能只听业主一面之词。如果买到的安置房其实是公房,虽然购买程序合法,还是被判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证的拆迁安置房当然可以买卖,交易也与普通商品房没有差别;对于无证的拆迁安置房,要分清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安置房未领取权属证书情况下发生的买卖。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第六款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据此,如果双方发生争议诉讼至法院时,法院一般会因争议房屋不具备权属证书而认定买卖合同无效。而且,鉴于安置房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领到权属证书,房价在此期间会有波动。所以在购买此类房产时,签订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协议至关重要。并且拆迁办工作人员表示,拆迁安置房不允许私下买卖。
拆迁安置房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只要是在国有土地之上建立的拆迁安置房,能拿到产权证的房屋就可以买卖。如果还没有办理出产权证,凭着拆迁安置协议也可以买卖,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只是说风险比有产权证的大一些。
-
安置房购买安全吗
安置房买卖存在风险。安置房一般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办理产权证,产权证没有办理下来之前,房子的所有权并未产生转移,卖房者只受到房屋买卖合同的约束,一旦出现卖房者无法履行合同、转移房屋所有权给买主的情况,买主购买安置房的意愿就会落空。因此,购买安置
2020.12.13 307 -
-
买卖安置房划法律效力吗
一、买卖安置房受法律保护,安置房买卖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买卖安置房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协议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 二、安置房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 1、房地产分离出卖,合同无效。 2、产权主体有问题,合同无效。
2021.04.03 115
-
购买安置房出售安全吗?
买卖安置房受法律保护,依法订立的安置房买卖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买卖安置房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协议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
2022-06-14 15,340 -
征地拆迁安置房在限购范围之内吗
被拆迁集体土地住宅房屋补偿价=被拆迁集体土地住宅房屋补偿单价×被拆迁居住房屋建筑面积。被拆迁人在同一拆迁范围内有多处集体土地住宅房屋的,应区分房屋结构、等级分别计算合并补偿。 征地拆迁安置房在限购范围
2022-07-25 15,340 -
市民购买购买安置房有法律保护吗?
买卖安置房受法律保护,依法订立的安置房买卖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买卖安置房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协议合法有效,对双方均有法律约束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法
2022-06-06 15,340 -
民法典中安置房能否销售
安置房能否销售要依具体情况来定。 一、不能转让的房屋包括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以及权属有争议
2022-04-11 15,340
-
01:09
购买安置房有什么风险购买安置房的风险有: 1、没有产权的安置房,无法办理产权证; 2、如果家庭成员对安置房的分配存有异议的,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能需要至法院进行调解,最终的合法权益人则无法确定是谁; 3、在购买安置房等待过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因出售方自身债
4,134 2022.04.15 -
00:50
中国公民的范围中国公民的范围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的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的新生儿自然具有中国的国籍,父母都是中国国籍,但新生儿在外国出生,也可以为孩子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但是具有
4,351 2022.04.17 -
01:04
购买安置房合同怎么签有效购买安置房合同要有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
1,3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