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可以不来企业办理离职手续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员工不来办理离职手续,必须以书面通知,企业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通知送达自动离职者本人。 书面通知的详细方法和流程: 1、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 2、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 3、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4、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媒体通知等。 《关于通过媒体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使其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规定,“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媒体通知等。”因此在企业行使单方解除权时,应做好解除手续的保管工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未办理离职手续就离开视为擅自离职,严重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超过一定期限按照无故旷工处理,公司可以向该员工登记家庭住址发出书面解除合同的通知,以避免劳动纠纷。擅自离职给公司造成相应损失的,公司可以进行追偿。
员工提出辞职只要以书面形式提前30日通知单位,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因此员工按照法定程序提出辞职,单位不办理离职手续也是可以离职的。
-
不是统招的学历企业可以办理入职手续吗
不是的。一般会有一个基础学历要求,然后会附带其他条件,这个要看面试之后,才会具体地选择。一般的情况下,社招更加注重实战经验与技能,学历只是一个参考条件。
2020.07.30 195 -
企业职工如何办理退休手续
申请人填写《企业职工退休申请表》、《企业退休(职)人员缴费基本情况确认表》(个人信息部分),用人单位或档案托管机构盖章确认后,由申请人携带到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人社局窗口办理。 1、申报 申请人于到达退休年龄的当月,向受理窗口提交《企业职
2020.03.15 2,127 -
员工如何办理离职手续
员工辞职应当办理的手续有: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 3、归还公司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5、如是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0.08.02 438
-
员工自行离职不来办理离职手续
只要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无论是以什么方式,单位都需要结清员工工资,并且给员工开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和办理社保转移手续。如果员工有严重违纪行为,单位可以扣除部分奖励性待遇作为处罚,但是不得以此扣发
2022-03-14 15,340 -
员工不来办理离职手续, 企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职工到达吗, 流程?
员工不来办理离职手续,必须以书面通知,企业应当将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通知送达自动离职者本人。 书面通知的详细方法和流程: 1、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 2、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 3、直
2022-04-08 15,340 -
员工不办理离职手续可以拿到工资吗?
【法律意见】工资是必须给的,没有异议。不少劳动者在辞职后遇到过公司找各种理由不发工资的情况,由于劳动者大多处于弱势地位,很多劳动者在遇到这样的情形时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要回自己的合法工资。其实,遇到后不发
2022-09-08 15,340 -
单位不给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员工可以随时离职吗
首先看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
2022-03-27 15,340
-
00:51
被迫离职需要办理离职手续吗
被迫离职需要办理离职手续。虽然被迫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但是一旦离职,就应当进行工作交接,办理相应的离职手术。不能因为用人单位强迫离职,而采取不遵守相关程序的方式处理。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8,186 2022.04.17 -
01:24
离婚手续可以异地办理吗
如果双方选择的是登记离婚的方式,来结束婚姻关系,离婚手续就不能在异地办理;如果双方采取的是诉讼的方式,就可以在外地进行起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来说,就算是离婚诉讼,原告应当前往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如果被告已经前往
7,371 2022.04.17 -
01:09
办离婚手续律师代理可以吗
在离婚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不能通过律师代理办理。我国婚姻登记条例明文规定,离婚登记时,应当由离婚双方本人前往离婚登记机关。离婚行为之所以不允许代理,是因为,一般的无权代理行为有手段可以撤销,或者可以追究代理人的同等责任。但是,离婚行
3,29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