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未履行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到了约定中止或终止时间,用人单位没有出具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也没及时续签劳动合同,继续与劳动者保持劳动关系,而是过了一个月才履行劳动合同签订手续,这样情况用人单位存在办事拖拉或不当行为,但要是没有为劳动者造成损失或不利后果时,用人单位还不存在法律上的责任。一是合同到期后,劳资双方都没有提出中止劳动合同关系,则视为劳动合同关系的延续,待履行续签手续法律上(劳动合同法第10条)给予了一个月的宽限期,宽限期内是没有法律责任的,即使过了几天也没有到一个工资支付期,不宜主张二倍工资。二是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规定续签劳动合同时限,只是适用于“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第二月起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三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应建立良好的用工关系或劳资关系,只要是诚实信用,不侵害劳动者利益的前提下,一般地细节问题应相互宽容与理解。而且拖延了只要将合同订立时间前移至实际用工之日,则不会损害着劳动者利益且没有法律障碍的。四是用人单位的延误可以存在实际上的原因,比如承办人外出、赶上法定节假日或长假等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未到期辞职的后果是: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因辞职所对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部分。劳动者如果需要辞职的,应当提起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保障用人单位有足够准备时间招聘新员工接替工作,不会影响用人单位工作、生产的安排。
-
劳动合同到期后没签合同有什么后果
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工作但没有签合同,一个月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新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不得超过
2020.01.15 143 -
劳动合同到期了?未续签有什么后果?
超过一个月未及时续签,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0.10.20 231 -
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的后果是什么
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是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0.12.03 153
-
未签订劳动合同后不履行到底有什么法律后果?
1、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2、
2022-05-05 15,340 -
合同未履行有什么后果
(1)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2)迟延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应当支付该价款或者报酬的逾期利息 (3)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
2023-06-25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未履行怎么办
如劳动合同到期后未处理,会使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应视为续订劳动合同。具体如下所述: 1、期满后不及时办理终止劳动合同手续,也不续签劳动合同,会使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 2、形成
2022-08-28 15,340 -
劳动合同未到期辞职有什么后果
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单位辞职,过了试用期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辞职,到期就可以离职 最晚通知单位30天内离职,如果交接完和单位协商可以提前离职 如果离职不符合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以要求赔偿 《劳
2022-04-10 15,340
-
01:12
不履行合同什么后果不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如果没有合法的抗辩事由,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换句话说,不履行合同的行为,属于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具体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承担以下的民事责任: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588 2022.06.06 -
01:47
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有什么法律后果股权转让合同除了需要审批的之外,一经签订就生效,如果因为其中一方没有实际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将使合同处在生效而未履行的状态中。由于合同已经生效,当事人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去履行合同,如果没有履行,就构成违约,违约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法
1,465 2022.04.17 -
01:28
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劳动者在公司上班期间,公司如果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公司自用工当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的,公司应该向劳动者支付
3,5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