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的一年多还能追究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属于惩罚性赔偿,不属于劳动报酬范畴,因此适用此一年的仲裁时效,即时效从主张权益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3、“补签”劳动合同,不能再主张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双方劳动关系存续一定时间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签订劳动合同,将日期补签至实际用工之日的行为,已经构成双方间的“合意”,不能再请求二倍赔偿。4、员工个人原因未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主张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是用人单位拒绝与劳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所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责任,因此其适用前提条件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双方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是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同样不能再请求二倍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未签字能追究违约责任,但要求合同上有当事人的盖章或手印。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所以在签订合同时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手印都可,但如果当事人既没有在合同上签字,也没有在合同上盖章或按手印的,合同不成立,当事人不能追究违约责任。
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还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在劳动仲裁时效内进行主张,超出劳动仲裁时效的不能主张。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劳动合同解除后还能追究原单位的责任吗?
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还存在劳动纠纷,可以在劳动仲裁时效内进行主张,超出劳动仲裁时效的不能主张。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0.12.25 120 -
劳动合同解除后还能追究原单位的责任么
劳动合同解除后可以追究原单位的责任,但是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
2020.11.06 102
-
未签劳动合同已经超过一年,还能追究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吗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
2022-04-08 15,340 -
未签劳动合同已经超过一年,还能追究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吗?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
2022-04-16 15,340 -
未签合同已经超过一年还能追究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么?
1、从未签订劳动合同,最长能主张11个月的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2、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适用一年的诉讼时效。劳
2022-04-13 15,340 -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能追究法律责任吗
可以。1、可以,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从应当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到不满一年时间内,没有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作为赔偿。2、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损坏劳动者合法离职时,劳动者可以直接离职,
2022-04-16 15,340
-
00:58
劳动合同一年一签合法吗
劳动合同一年一签合法。劳动合同期限通常是可以任意进行确定的,只要双方协商一致。但是如果已经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第二份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双方都愿意续签,单位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固定期
7,484 2022.05.11 -
00:55
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的,无需赔偿,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两倍的工资报酬。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后,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不需要向劳动者进行赔偿,只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
4,987 2022.05.11 -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5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