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未按规定制作劳动合同条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违法签订劳动合同有哪些责任: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劳动者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对于“劳动条件”应做广义理解,实践中,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等都可属于“劳动条件”的范畴,如用人单位无故变更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等,在未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形下,员工可以选择拒绝变更;如双方处于僵持状态,互不让步,员工可以依据本条款的规定,选择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公司未签定劳动合同的赔付条款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如果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签定劳动合同的,每月要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如果超过一年的,则视为双方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公司规章制度可以变更劳动合同条款吗
公司规章制度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条款。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0.10.26 140 -
公司规章制度可以变更劳动合同条款吗?
公司规章制度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条款。公司规章制度是不能违反法律规定的,而法律规定如果需要变更劳动合同的,那么需要与劳动者进行协商,而不得依据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变更。
2020.09.09 122 -
-
公司制定劳动合同期限未满
一般有以下情况出现,可以辞退,我国劳动合同期限试用期规定,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
2022-07-06 15,340 -
公司劳动合同制度和公司条款冲突怎么规定的
公司劳动合同制度与公司条款冲突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
2022-06-17 15,340 -
公司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不上社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支付最长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保并缴纳罚金,具体法律依据如下: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
2022-08-14 15,340 -
按劳动合同制订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内容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的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为要式劳动合同和非要式劳动合同
2022-04-13 15,340
-
01:28
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劳动者在公司上班期间,公司如果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则公司自用工当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的,公司应该向劳动者支付
3,661 2022.04.17 -
00:51
劳动法未签订合同赔偿条例未签订合同赔偿条例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劳动合同法要求单位和员工必须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签书面劳动合同,会出现下面一系列的后果:如果是因为单位的原因不签,那么给单位一个缓冲期,一个月内单位不签的话,对
2,840 2022.04.12 -
01:00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有哪些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应该必备的条款有: 1、需要详细的用人单位的名称、办公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2、员工本人与其身份证一致的姓名、家庭详细住址或者常住地址、居民身份证号码,或其他有效的证件号码; 3、单
10,60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