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休息时间公司要赔偿多少工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休产假期间公司可以发多少工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员工产假期间必须发放工资,此种情况下通常指基本工资。休产假期间公司可以发多少工资? 支付工资是肯定的,但是工资不包括提成部分。首先,该提成是根据工作签单情况而定的,其能否得到提成不确定。 其次,该签单签订时其不在岗,并没有付出实质性劳动,常理情况下不能不劳而获),除非该员工能够证明该签单与其先前工作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以,女员工休回产假后,还应该委托或陪同单位人事社保专员去社保局办理并领取“生育津贴”。对于产假期间的工资认定,应以当前岗位对应薪酬为标准(参照上月工资单或去年同期工资数据)计发70%以上的工资,且不得低于本地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目前许多企业在核算薪酬时一般会列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的形式,根据不同企业情况,通常认定“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作为员工工资,员工不同的岗位和职务,工资待遇相应不同,劳动合同为三年一签的情况下,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所标明的工资待遇不一定是合同期间准确收入,合同期间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需要对员工岗位调整异动而发生工资待遇变化,这个时候,企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应主动向员工解释说明。 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根据《人事部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计发问题的通知》(1994年2月24日)规定,女职工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其工资按下列各项之和计发: 1、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度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与工龄工资;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比例计算的奖金; 4、事业单位职工,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其中,体育运动员,为本人体育基础津贴与成绩津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法定产假,和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额外奖励的产假,比如湖南省女职工增加产假60天,河南省女职工增加产假90天。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
-
-
产假一般要休息多长时间
目前国家规定的产假时间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
2020.01.10 185 -
安庆产假产假休息时间安庆产假多少天
安徽省产假为158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020.06.16 196
-
休产假公司要赔偿多少
1、休产假被公司辞退的,劳动者可以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获得赔偿。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
2023-02-11 15,340 -
女职工产假休息时间多少
国家规定产假98天,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产假180天。
2022-12-04 15,340 -
生孩子产假工资是多少休息多长时间
生育女职工产假满30天内就可以报销生育保险。法定的已小产假是十五天至四十二天的产假; 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
2022-08-03 15,340 -
女职工产假能休息多少时间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022-11-26 15,340
-
01:15
公司解散员工赔偿多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因为有关原因导致解散的,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通常情况下,公司应该要提前30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事情,并依据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0
1,503 2021.03.24 -
01:25
公司破产员工工资怎么赔偿企业倒闭宣布破产的,是需要进行破产清算的,清算程序完成之后还需要依法办理企业注销手续,非因为劳动者原因而被辞退的,企业是需要支付相应的补偿金的,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因为破产而辞退劳动者的应该按照劳动者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
1,035 2022.06.22 -
00:48
拖延发工资可以要求多少赔偿拖延发工资可以要求多少赔偿,根据应付的实际工资来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
2,8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