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离婚一男一女孩子户口可以给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子女抚养权,需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离婚有个男孩会判给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一方直接扶养。根据相关规定,夫妻离婚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两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被抚养人八岁以上时,应考虑该孩子的意见。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时,按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判决,如果孩子在哺乳期的,判决给女方,如果孩子在两周岁以上的,法院可能会让双方各抚养一个孩子。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
女方一男一女离婚了孩子判给谁
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离婚孩子的判法: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会判给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应当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1.02.02 214 -
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离婚怎么判
有两个小孩一男一女离婚一般会判一人一个。法院会从有利子女健康成长,结合父母双方实际抚养能力和条件等具体情况考虑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关于孩子抚养权与孩子的年龄有关。孩子2岁以下的,一般会判给母亲抚养,若孩子10岁以上,法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若有2
2021.01.12 505
-
我有两个孩子, 离婚一男一女, 女方带小孩, 孩子的户口问题应该给谁
关于子女抚养权,需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
2022-03-21 15,340 -
离婚两个孩子,一个男孩4岁,一个女孩14岁,可以全给男方吗?
依照的有关规定,时,夫妻的共同财富由双方协议处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富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因一方有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一方属于
2022-09-10 15,340 -
两个孩子离婚两个孩子都不想跟女方, 两个孩子可以全给男方看一个吗
一般一方一个,对于孩子抚养问题,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综合衡量父母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以及孩子自身成长习惯等因素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判决
2022-03-28 15,340 -
离婚两个孩子抚养权怎么判, 如果有两个小孩, 一男一女, 孩子判给谁
孩子多大了?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对孩子更好。但是如果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方生活: 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
2022-01-21 15,340
-
01:08
孩子两个月离婚判给谁孩子2个月属于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是如果能证明女方确实不适合抚养的,也有可能判给男方,法院会根据子女权益来确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
855 2022.04.17 -
01:15
男方出轨离婚两个孩子归谁男方不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丧失掉孩子的抚养权,一般会由双方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在实践中,一般一人抚养一个。 同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精神损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
1,353 2022.05.11 -
02:13
男女双方离婚孩子会判给谁男女双方离婚孩子会判给谁,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的归属; 2、无法协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法院判决抚养权需要综合考量双方的工作和工资收入状况、文化水平、照顾陪伴孩子的时间、判归一方后孩子的生活环境
591 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