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不报案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非法拘禁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年满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是共同犯罪,其它的人要追究刑事责任。 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就要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不报检察院是不行的。 法律链接:《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有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有故意杀人等《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的需要负刑事责任按照故意杀人等罪名处罚。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处罚如下:未满十四周岁的不必承担刑事责任;未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故意杀人,才应担刑事责任,并以故意杀人罪等相应罪定罪处罚,若只是过失导致被害人死亡,则不必承担刑事责任;十六岁以上的应担刑事责任,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
-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要如何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有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有故意杀人等《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的需要负刑事责任按照故意杀人等罪名处罚。
2020.01.07 139 -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该如何处罚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有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有故意杀人等《刑法》规定的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的需要负刑事责任按照故意杀人等罪名处罚。
2020.11.28 100 -
非法拘禁他人怎么处理
非法拘禁行为,只有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因此,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危害大小、动机为私为公、拘禁时间长短等因素,综合分析,来确定非法拘禁行为的性质。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
2020.01.23 209
-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
无论被限制者是未成年人还是其他人都是犯法的罪名是非法拘禁罪。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
2022-02-07 15,340 -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怎么判刑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 如果是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本罪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非法拘禁罪的,可能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3-21 15,340 -
未成年人非法拘禁人怎么处罚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 如果是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本罪的,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非法拘禁罪的,可能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4-10 15,340 -
成年人非法拘禁他人怎么办
如果他已经成年,则构成非法拘禁罪,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而且还有殴打这种法定从重量刑情节。如果对方已经是重伤,会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人气愤归气愤,但是
2022-01-31 15,340
-
01:04
犯非法拘禁他人罪判刑几年
非法拘禁罪是由《刑法》第238条规定的,根据该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本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非法拘禁发生后,对
1,370 2022.04.17 -
00:54
非法拘禁他人罪最高刑多少年
非法拘禁他人罪最高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前提是非法拘禁的行为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对涉嫌非法拘禁罪的行为人,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
1,107 2022.04.17 -
01:13
非法拘禁他人罪要判刑坐牢多少年
非法拘禁罪,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时间持续的长短,不影响非法拘禁罪的成立,只影响量刑。
1,0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