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孩子离婚一个孩子女方可以分户口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子女抚养权,需要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若是双方协议约定孩子主要随女方生活,通常女方可以两个孩子都要。如果是双方到法院诉讼离婚,法院判决孩子随哪方时,会考虑是否对孩子有利及孩子自身意愿。
看情况处理。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两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判决。
-
两个孩子离婚可以只判一个女方吗?
是可以的。离婚案件中就孩子抚养问题,法庭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判决; 1,如果双方可以就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按照双方当事人的意思出具判决书; 2,如果双方不能就孩子抚养协商一致,法院会按照一人抚养一个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 3,判决抚养的时候
2021.01.25 228 -
两个孩子离婚女方可以不要孩子吗
夫妻有两个孩子离婚的,女方可以不要孩子的抚养权,但是应当双方协商一致即可,如果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则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1.04.15 635 -
离婚后女方有两个孩子可以分别判给一个人吗
离婚两个孩子是可以判给一个人的。夫妻离婚两个孩子抚养权判决原则是: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1.02.21 102
-
我有一个孩子, 我现在要离婚, 我可以跟女方离婚吗? 我们有两个孩子
可以争取。 1、小女孩未满2周岁,原则上归女方抚养。 2、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
2022-01-07 15,340 -
我有两个孩子离婚后, 一男一女, 有两个小孩, 现在可以跟我要孩子吗
应该不可以,一是只有一个孩子,经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非严重遗传性残疾,目前无法治疗或者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或者将严重影响婚配的,大意就是你目前的孩子不具备正常的生活;二是一方为二等乙级
2022-05-06 15,340 -
有两个孩子可以分户口吗
既然有孩子,这个家庭就还有家庭成员,那么这个家庭继续存在着,提哪门子继承啊,土地是家庭成员共同承包使用,孩子本来就有承包权,谁这么狠心剥夺孩子的承包权,给弄个继承,良心去那了。如果孩子非常小,就要爷爷
2022-03-09 15,340 -
两个孩子离婚两个孩子都不想跟女方, 两个孩子可以全给男方看一个吗
一般一方一个,对于孩子抚养问题,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综合衡量父母双方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教育水平、是否有不良嗜好,以及孩子自身成长习惯等因素决定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判决
2022-03-28 15,340
-
01:29
女方出轨离婚有两个孩子归谁出轨,一般无过错方更有利,但是如果没有经济条件,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的,还是会将孩子判给出轨的一方。子女利益最大原则是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因素中主要包括两大类因素,即物质类因素和精神类因素。首先,物质类因素。主要包括:父母
997 2022.04.17 -
01:14
女方出轨离婚两个孩子归谁子出轨离婚,按过错程度,一般是2个孩子归无过错方即男方,除非孩子是2周岁以下,需要母亲母乳喂养。法院在确定监护权时,会综合考虑子女目前的生活状况、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和道德方面,以及子女是否由父母一方抚养。10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1,212 2022.04.17 -
00:52
离婚孩子归女方孩子户口怎么迁户口离婚孩子归女方孩子户口迁移流程如下: 1、先持离婚判决及判决生效证明书,证明书可以是原法院经办人签署书面意见,再加盖法院印章或业务庭印章即可; 2、女方持户口本到拟迁入地派出所开具准迁证; 3、持准迁证到原户口所在派出所,由原派出所在准迁证
7,59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