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员工造成公司损失劳动者应承担什么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会福利、代扣的抚养费及赡养费等,除此之外还有: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也就是说,除了正常扣除的费用,只有劳动者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的时候,用人单位才能扣除,且扣除量上也有限制。很多单位为了制约这种不负责的员工,在公司规章制度里会注明“员工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合同,需要扣一个月的工资”。然而,劳动法并不允许单位和劳动者在法律之外设置违法责任,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可以承担的违约金情形只有2种情况: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劳动者违反培训服务期约定。也就是说企业规章制度中“扣一个月的工资”的约定是无效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因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员工不承担法律责任。但应给与公司相应赔偿。因工作过失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可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公司有管理制度支持赔偿时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员工失误造成损失应承担多少责任
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员工赔偿多少要看具体情况,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赔偿比例由法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没有统一标准;若一般过失造成的,则无需赔偿。一般先由员工本人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的再起
2020.05.23 1,575 -
劳动者为公司员工造成损失应向公司赔偿吗
劳动者的职务行为是为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其劳动风险也应当归于利益的享有者,对由此产生的责任理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但是,如劳动者对损害的发生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根据工作岗位的危险程度、技术技能、设施设备、监管力度等因素,依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各自
2020.10.21 173 -
股东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股东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别的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
2022.04.15 1,834
-
员工在离职时对劳动者造成损失,单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除了个人所得税、社会福利、代扣的抚养费及赡养费等,除此之外还有: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
2022-04-13 15,340 -
劳动者给公司造成损失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主要看三点:是否给公司造成损失?损失是否由劳动者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对赔偿是否有过约定?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
2022-03-15 15,340 -
劳动者给公司造成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是需要赔偿的。一般情况下,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
2022-07-01 15,340 -
员工造成重大损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员工造成重大损失,用人单位能够追究员工的法律责任。员工在工作中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直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减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扣减的金额不能超过员工每月工资的20
2022-07-12 15,340
-
00:58
雇员劳动受伤,雇主要承担什么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雇员劳动受伤,雇主应当承担的责任有: 1、雇员在工作期间受伤,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或故意行为而导致的受伤,雇主需要承担全部责任,但是,因不可抗力而遭受的侵害除外,即雇主不需要承担责任。 2、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
4,814 2022.05.11 -
01:00
员工擅自离职如何赔偿公司损失员工擅自离职应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来赔偿公司损失。劳动者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予以赔偿;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110 2022.06.06 -
01:18
公司设立失败谁承担责任企业设立失败,须由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对于公司制企业,发起人承担以下责任:1、连带赔偿责任,设立费用及债务原则上应由成立后的公司承担,但当公司不能成立时,先前发生的与设立相关的费用及债务就失去了公司这一拟定的承担主体,只能改由实施设立行为的
1,2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