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范围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法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二十九条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主要看民间借贷产生的纠纷而定,一般是属于民事纠纷,但涉及到诈骗、非法集资等就是属于刑事案件。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
民间借贷有哪些纠纷 怎么防范民间借贷纠纷
民间借贷的纠纷如下: 1、借款未出具借条纠纷。 2、还款未收回、销毁借条(借据)纠纷。 3、借条非借款人本人书写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的防范: 一、要知根知底。 二、要保留证据。 三、要有担保人。 四、要注意诉讼时效。 五、要规范借款手续。
2021.03.31 270 -
民间借贷适用法律有哪些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021.04.16 125 -
民间借贷纠纷适用于什么案件
借贷纠纷一般属于民事案件,案由是借款合同纠纷,可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但如果当事人约定由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的,按其约定。
2020.01.11 130
-
民间借贷纠纷二审适用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规定吗
1、民间借贷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进行二审时,适用《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本规
2022-06-26 15,340 -
民间借贷适用范围有哪些?
“民间借贷”从称谓上明晰与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区别,明确了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规定》中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对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非金
2023-06-27 15,340 -
民间借贷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民间借贷”从称谓上明晰与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区别,明确了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规定》中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对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等非金
2023-06-27 15,340 -
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涉案范围有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纠纷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民间借贷合同的形式不规范,手续简单引发纠纷; 2、高利贷充斥民间容易引起纠纷; 3、民间借贷合同法律法规不完善引发纠纷。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
2022-11-11 15,340
-
01:19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民间借贷纠纷的规定,主要依据是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第680条,法律明确禁止了高利放贷的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利率。具体来说,国家会根据每年的经济情况不同,作出一定的法定利率调整。因此,如果高利借款人与民间贷
6,006 2022.04.15 -
01:33
民间借贷纠纷举证证据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修改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民间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就包括了一般的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据。一般的债权凭证指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出具的借条、欠条以及收据。其他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是指,虽然不
1,542 2022.04.17 -
01:07
民间借贷纠纷证据具有法律效力吗
民间借贷纠纷中证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很多人为了方便、快捷没有通过银行去借款,而是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借款,弊端就是借贷手续不完备,缺乏担保抵押,容易发生纠纷。一旦发生了民间借贷纠纷,需要双方当事人提供以下三种类型的证据:第一,从书面的证据
1,35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