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可以收集哪些证据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离婚诉讼中想要争取子女抚养权的,要收集有利证据证明孩子跟着自己生活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应该收集以下证据:(一)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等差异可能会不大,但并不表示就没有差。(二)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城市生活节奏较快,很多时候,真正带孩子的往往不是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通常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因此,这方面的取证工作也是必须的。(四)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一般,法院在处理抚养问题上,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并做笔录入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如夫妻双方的工作稳定情况、有无不良嗜好、工资收入、教育程度、思想品质等。 2、双方父母的基本情况的取证 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会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特征。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特征 如果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4、有表达能力子女的意见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法院在处理抚养权问题上,会认真听取8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
-
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应该收集哪些证据
争取孩子抚养权应该搜集的证据形式有: 1、工作收入证明; 2、住房证明; 3、孩子户籍上学证明; 4、照片、录音、录像:反映孩子跟父母哪一方关系更好; 5、父母的品行或身体疾病的证明。
2020.01.17 196 -
争取孩子的抚养权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一、自身优于对方的基本条件; 二、自己父母优于对方父母的基本条件; 三、自己提供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四、孩子愿与自己一同生活。
2021.03.24 303 -
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争取子女抚养权可以收集的证据有: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如夫妻双方的工作稳定情况、有无不良嗜好、工资收入、教育程度、思想品质等; 2.孩子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基本情况的取证; 3.八周岁以上孩子的意愿。
2021.04.08 145
-
收集哪些证据可以争取孩子抚养权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 如夫妻双方的工作稳定情况、有无不良嗜好、工资收入、教育程度、思想品质等。 2、双方父母的基本情况的取证 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会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特征。
2023-03-08 15,340 -
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收集哪些证据,争取孩子抚养权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一)提供自己与配偶情况的证据这是指工资收入、受教育程度、思想品质方面的等等,谁的经济情况好,谁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谁就有可能取得抚养权。(二)自己和配偶方的父母方面的证据这是指长期带孩子的意见、老人
2022-02-24 15,340 -
离婚争取孩子抚养权要收集哪些证据
离婚诉讼中争取子女的抚养权,可以围绕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举证。 如果子女年龄不满两周岁的,双方都争取孩子抚养权,且达不成一致意见的,除非女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从而不宜跟子女共同生活
2023-05-10 15,340 -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争取的证据有哪些,争取抚养权需要收集哪些证据
通过诉讼方式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时,法院会考虑双方的工作性质、工作稳定性、经济状况等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原则判决归谁抚养,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收集证据。 (一)双方基本条件 即使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
2022-04-23 15,340
-
00:57
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可以起诉吗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具体的流程是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原被告身份信息材料,证据材料。起诉变更抚养权需要具有法定的情形。主要包括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患有严重的疾病或者伤残无法继续抚养子女,或者是不尽到抚养的义
1,329 2022.04.15 -
00:50
离婚孩子抚养权以后可以再争取吗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是可以在争取回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离婚以后,针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问题,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求法院判决变更抚养权。换句话说,当事人可以通过证明未成年子女交由自己抚养,
1,083 2022.04.15 -
01:22
离婚没收入能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吗离婚没有收入,也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1、虽然父母双方的经济能力是确定抚养权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法院判决抚养权需要综合考量双方的工作和工资收入状况、文化水平、照顾陪伴孩子的时间、判归一方后孩子的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如果
1,934 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