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配偶者与他人非法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4日《关于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给四川高级人民法院批复》之规定:”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量刑。“首先,先确定您和男朋友是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如果您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话,则您的男朋友构成重婚罪。其次,确定您主观上是否知道您男朋友已经结婚,如果您一直处于不知道的状态,则您不构成重婚罪,如果您一直知道他已经结婚,则您也构成重婚罪,建议您根据您的情况,具体咨询律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果公开以夫妻关系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则他们之间形成了事实婚姻,构成重婚罪。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果公开以夫妻关系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则他们之间形成了事实婚姻,构成重婚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
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构成重婚罪吗
如果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则构成重婚,。重婚罪的认定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2、客观要件: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
2020.04.13 669 -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什么罪?
构成重婚的,触犯刑律,可以判刑坐牢。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属于违反婚姻法规定,不构成犯罪。重婚要求是持续的、公开的、以夫妻名义同居。有配偶与他人同居,通常都是相对秘密,别人不知道或者很少人知道,不以夫妻名义。重婚以结婚、组成家庭为目的。有配偶与
2020.11.10 225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有罪吗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 重婚罪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
2020.03.24 136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构成重婚罪!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明婚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重婚行为问题的批复》,有配偶的人和第三者如已举行结婚仪式,这固然足以构成重婚,即使没有举行
2022-03-17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
必须要以夫妻名义同居,或者领取了结婚证。必须要证明这来两个事实。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所谓有配偶,
2022-04-09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否构成重婚
如果是以夫妻名义,你们二人都涉嫌重婚。 1.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如果没有离婚,又和他人以夫妻名义在一起生活,是违法的。 2.我国《刑
2022-01-31 15,340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又与他人非法同居,是否构成重婚罪的法律规定
与婚姻关系相对应,重婚也有两种情形:1法律重婚行为构成的重婚罪(简称法律重婚),即经过婚姻机关登记、领取结婚证的重婚。法律重婚是以完成结婚登记作为非法婚姻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双方是否同居,是否进行性
2022-02-08 15,340
-
00:49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达到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立案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1、如果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应当立案; 2、如果毁坏公私财物超过三次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
2,186 2022.04.17 -
01:47
有小三构成重婚罪吗有小三不一定构成重婚罪,因为重婚罪的认定要求具备法定的条件:前一段婚姻必须是合法婚姻,而且后一段与小三的关系,也必须构成合法婚姻,或者是事实婚姻。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婚外情行为,才涉嫌犯罪。而且根据刑法的规定,重婚罪属于自诉案件,需要由被害人
1,655 2022.06.22 -
01:18
业务人员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首先看是否为单位犯罪,如果是单位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实行双罚制,即惩罚单位,又惩罚主管人员和直接参与犯罪的主要人员。其次,以保险诈骗罪为例,如果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位上的方便,帮助保险人骗取保险款,成立保险诈骗罪。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
1,0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