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到期解除劳动合同可以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到期后继续履行与解除的两种情况:劳动合同期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订手续。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手续,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劳动者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办理失业登记手续。你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障金。 如果你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应当提前30天通知,那么公司只提前一周通知是违约了,应按照约定支付你违约金(代通金),一般是一个月工资。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那公司可以不提前通知,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前双方必须提前通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双方不续签的,劳动合同终止而不是解除。单位决定不续签,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或者劳动者主动决定不与单位续签的除外。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等等。
-
劳动合同未到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未到期,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法定情形,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
2022.12.02 357 -
劳动合同到期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到期如果双方都不想续签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有下列情形的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
2020.04.16 204 -
劳动合同到期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吗
合同期满后一般是不需要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无需解除劳动合同。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020.03.25 170
-
劳动合同未到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未到期劳动者可以解约。劳动者随时都有辞职的权利,如果不能与单位协商一致辞职的,只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即可,如果是处于试用期的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 但是如果单位给劳动者提供了培训,并
2023-01-06 15,340 -
劳动合同未到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还没到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协商解除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协商解除,第37条、38条规定了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第39条、40条、4
2022-11-08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了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到期自动终止,不需要解除。如果双方都有续订合同的意向,可以重新协商后,再订立新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
2022-04-28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怎么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关于“合同到期要怎么解除劳动合同?”这一问题,规定如下:劳动合同到期自动终止,不需要解除。如果双方都有续订合同的意向,可以重新协商后,再订立新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
2022-04-13 15,340
-
01:19
怎样写解除劳动合同
写解除劳动合同的内容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 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部门和工资等; 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 4、工会的意见; 5、何时向劳动管理部门报告; 6、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数额; 7、通知的时间;
1,169 2023.01.04 -
01:03
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写
解除劳动合同书写法如下,双方同意于年月日解除劳动合同、工薪及福利同时截止。乙方保证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一周之内,按照甲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办理完毕全部的交接手续。为弥补乙方因上述约定而有可能出现的损失,甲方同意支付乙方补偿金元人民币。企业与员
2,423 2022.04.17 -
00:49
长期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方法
长期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的方法如下:如果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属于违法解除,那么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在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与劳动
2,73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