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如何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第19条指出:要准确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采取制止行为,只要符合刑法规定的条件,就应当依法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行为造成施暴人重伤、死亡,且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认定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应当以足以制止并使防卫人免受家庭暴力不法侵害的需要为标准,根据施暴人正在实施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手段的残忍程度,防卫人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危险程度、采取的制止暴力的手段、造成施暴人重大损害的程度,以及既往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判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具有防卫意识,防卫人具有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动机。 (4)针对侵害人防卫; (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
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正当防卫通过如下方式认定: 1、必须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非法侵害; 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 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 4、必须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根
2022.04.14 465 -
如何认定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损害的防卫行为。 我国刑法理论认为,正当防卫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2)不法侵害
2020.02.13 164 -
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属于正当防卫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2、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3、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损害的
2020.05.29 189
-
什么是正当防卫,应当如何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第19条指出:要准确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
2022-03-21 15,340 -
正当防卫是什么,应该如何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第19条指出:要准确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
2022-04-18 15,340 -
如何认定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第19条指出:要准确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
2022-04-25 15,340 -
如何认定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第19条指出:要准确认定对家庭暴力的正当防卫。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对正在进行的家庭暴力
2022-04-26 15,340
-
01:01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无过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1、无过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两者其实属于同一范畴。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无过当防卫,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判定无过当防卫时,也应当遵循防卫中当事人关于防卫目的、方式方法、起因、时间、限度
2,844 2022.04.17 -
01:30
正当防卫标准
正当防卫,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让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别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必须是发生了不法侵害行为。这里的“不法侵害”,是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我国法律所明确禁止; 3、必须是正在发
9,004 2022.04.15 -
01:14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区分: 1、两者危险来源不相同。正当防卫的危险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不是公民与生俱来、随时可使用的一种权利,只有在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才可以行使;紧急避险的危险除了来自人的不法侵害之外,更多是来自自然
1,02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