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哪些增值税法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增值税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缴纳增值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应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按照经营规模的大小和会计核算健全与否等标准,增值税纳税人可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纳税人的基本规定: (一)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单位租赁或者承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经营的,以承租人或者承包人为纳税人。 报关进口货物的纳税人是进口货物收货人或报关进口单位。代理进口的,以海关完税凭证(专用缴款书)上的纳税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二)扣缴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是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计算是以全部不含税收入为计税基础。在销售价格相同的情况下,税负的高低取决于增值率的大小。一般来说,对于增值率高的企业,适宜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反之,适宜作为一般纳税人。当增值率达到某一数值时,两类纳税人的税负相同,这一数值称为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项税额=销售额×(1-增值率)×增值税税率 增值率=(销售额-可抵扣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 或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免征增值税的有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等。
-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有哪些
增值税计税方法一般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企业增值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除以(1+税率)。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6%、10%、6%、0这四种。增值税税率就是增值税税额占货物或应税劳务
2022.07.02 691 -
增值税附加税有哪些
增值税附加税包括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增值税附加税是附加税的一种,对应于增值税的,按照增值税税额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其纳税义务人与独立税相同,但是税率另有规定,是以增值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的。
2020.04.26 1,777 -
增值税发票有哪些
目前增值税发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票种: 1、增值税专用发票 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开具的发票,是购买方支付增值税额并可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据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凭证。 2、增值税普通发票(含电子普通发票) 是增值税纳税人销
2020.10.21 985
-
开增值税的要求主要有哪些
(一)项目齐全,与实际交易相符; (二)字迹清楚,不得压线、错格; (三)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四)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开具。 (1)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
2022-10-11 15,340 -
营业税改增值税主要涉及哪些范围?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近来营业税改增值税引起了企业关注。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那么营业税
2022-03-06 15,340 -
增值税要交哪些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如果有汽车的,缴纳车船税等。
2022-10-26 15,340 -
增值税的要求有哪些
(一)项目齐全,与实际交易相符; (二)字迹清楚,不得压线、错格; (三)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四)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开具。 (1)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
2022-11-03 15,340
-
01:12
增值税专票和普票有哪些不同1、抵扣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普通发票不可以抵扣进项税。这是他们最主要的区别,后面联次、内容的区别都是基于此产生的; 2、联次不同。专用发票有四联,包括开票方用于留存备查的存根联、用于购买方记账的发票联,用于购买方扣税凭证的抵
7,662 2022.04.15 -
01:24
增值税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有哪些区别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是我国为了推行新的增值税制度进而被使用的一种新型发票,它与日常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普通发票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一般情况下,增值税发票是可以抵扣的发票,它具有“增值税专用”字样,而普通发
5,030 2022.04.15 -
01:11
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如下: 1、2019年4月1日至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2、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
19,4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