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车辆应当注意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车辆如何处理第一步:应保护好事发第一现场,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由交管部门进行事故的现场勘查。如果确定要负责任,不管责任大小都要向保险公司报案;如果确定不负责任,就不必向保险公司报案。因为这将决定你明年续保时能不能得到安返。第二步:及时报案。带上你的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如果被扣就不用带了),开上受损的车到你的保险公司,在理赔部填写《车辆出险登记表》、《出险通知书》,协助保险理赔人员查检出险车辆。第三步:定损。拿着《车辆出险登记表》去找理赔部定损人员,并确定修理项目和修理费用。定损后,会给你一张《定损单》,一定要留意:1、不要遗漏修理;2、注意修理费不能定得太低,以防修车时不够用。第四步:修车。送车时要拿上《定损单》,把它和车一起交给修理厂。修理厂将按照《定损单》上所定项目修车。车修好后凭《提车单》支付修理费后把自己的车提回,同时索要加盖了修理厂公章的修车发票、《托修单》、《施工单》、《材料单》。第五步:开具事故证明。拿着对方车的修车发票和对方车主一起去交警队结案,得到一张加盖公章的《事故证明》,就可以拿回自己被扣的证件。第六步:递交单证。将准备好的《出险通知书》、《定损单》、修车发票、《托修单》、《施工单》、《材料单》、《事故证明》、《赔款结算单》到保险公司理赔部,就可以等着领赔款了。第七步:领赔款。大约在一星期之后你会接到保险公司的领赔款通知,届时就可以带上公章,身份证明和《车辆出险登记表》领回赔款了。出游回来后,你还应该将爱车带到汽车修理厂去进行一次保养检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肇事人要注意: 1、不要随便签署赔偿协议; 2、发生事故后,有人身损伤的,应当及时治疗; 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包括驾驶证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
车辆发生刮擦车主应注意什么
1.停车熄火查状况如果你的车子不小心与其他车子发生刮擦事故,应立即选择较合适地点停车,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关掉车子的引擎。夜间还要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则需在车后方设置危险警告标志。2.确认双方人员安全状况注意检查双方人员的安全状况
2020.04.16 155 -
交通事故中发生伤残应该注意什么?
交通事故损伤后注意的是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发生事故后,在自己清醒的状态下,受害人应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将自己的人身伤害降低到最小。确认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车辆。
2020.03.06 165
-
交通事故发生后车主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报警第二保护现场拍照视频第三报保险如果人员伤亡拨打XX
2022-10-28 15,340 -
未年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注意事项, 未年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未年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注意事项: 1、根据道路交通法的规定,未通过年检或年检未合格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因此,对方违规上路且造成事故,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2、车辆逾期不年审出了事故不予理赔根据《机动
2022-03-03 15,340 -
用交强险发生交通事故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1、交通事故中交强险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有: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
2022-07-19 15,340 -
受害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中应当注意什么?
1、应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发生事故后,在自己清醒的状态下,受害人应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将自己的人身伤害降低到最小。 2、确认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车辆,确认交通肇事者及肇事车辆,并记录肇事车辆号牌、
2022-07-18 15,340
-
01:15
避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怎样判
避让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判刑方法有以下三点,分别是: 1、双方都违反了通行规则的话,双方责任,谁的过错更严重,谁主要责任,过错一样,同等责任; 2、如果对方是逆行,自己正常避让,对方全责; 3、如果自己有避让不当的情况,或者本身按交通法己方是
1,579 2022.10.08 -
01:07
未年检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责任
一般情况下,车辆没有年审,和事故的划分责任,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年审违法的是行政法规,并不代表没年审的车辆就会出事故,需要承担全部的责任。具体情况如下: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通常会让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当
3,785 2022.05.11 -
01:05
申请交通事故法医鉴定应注意什么
申请法医鉴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事人应与鉴定人员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的伤情资料、物证和检材,如实接受鉴定人员的询问、调查和检验; 2、在鉴定过程中不得弄虚作假、提供伪证,如提供伪证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725 2022.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