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什么原则收集电子证据的时候要注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合法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收集的电子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全面、客观地反映证据的本来面目。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收集证据的过程就是发现、认识客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证据只有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就要求当事人及代理人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切忌先入为主、主观臆想代替客观事实或者随意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制造假证据。 3.科学性原则首先对电子证据的收集既要全面又要集中,只有全面收集能够反映案件情况的一切证据,才能掌握案件的真实情况,才能使证据所反映的法律事实更接近于客观事实。第二,收集证据要讲究方式、方法,防止泄露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第三,电子证据的收集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在电子证据的收集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在该证据的收集上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获得、提取和固定。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也为当事人提供了各种先进的手段。 4.迅速及时原则由于电子证据极易被篡改,且会以光速通过网络传输,从而泄露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为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提取电子证据时应迅速、及时。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当事人举证的时限,在举证期内不提交相关证据,则视为放弃举证权利。收集证据是一项时间性较强的工作,若因拖延不及时收集固定证据,则可能因证据的灭失而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风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离婚时收集证据需要注意什么
离婚时收集证据应当满足的条件如下: 1、证据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必须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反映和真实记载,不能有任何主观随意性,不能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 2、证据具有相关性,即证据必须要与待证事实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
2020.09.04 110 -
离婚的时候要收集什么证据
离婚时应收集的证据有:1.证明夫妻关系已实际消亡的证据,如一方有暴力行为、不履行抚育义务等;2.婚姻存续期间共有财产的数额、范围的证据;3.财产分割的理由,如其对家庭的贡献及作出的牺牲等;4.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如双方实际承担能力等;5.要求
2021.02.23 110 -
证据收集三个原则是什么
证据收集三个原则包括: 1、收集证据必须主动、及时,发生刑事案件拨打110,警察会立即出警; 2、收集证据要有目的,有计划,发生凶杀案,先要在与失主有恩怨的人中排查,通过排查逐渐缩小怀疑圈,确定重点嫌疑人; 3、收集证据要客观、全面。 证据
2022.08.09 1,685
-
收集电子证据要注意什么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收集的电子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全面、客观地反映证据的本来面目。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收集证据的过程就是发现、认识客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我
2022-03-21 15,340 -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原则是什么,在收集电子证据时应注意的原则有哪些
1.合法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收集的电子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全面、客观地反映证据的本来面目。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收集证据的过程就是发现、认识客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我
2022-03-22 15,340 -
收集电子证据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收集的电子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全面、客观地反映证据的本来面目。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收集证据的过程就是发现、认识客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我
2022-04-20 15,340 -
电子证据收集过程要注意什么
1.合法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在民事诉讼中,收集的电子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全面、客观地反映证据的本来面目。证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收集证据的过程就是发现、认识客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我
2022-03-28 15,340
-
01:15
起诉离婚要收集什么证据起诉离婚中,原告一方应当收集能够有效证明双方当事人当前情形符合法定判离情形的证据。0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目前法定的判离情形有以下五个: 1、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
2,534 2022.04.17 -
01:25
变更合同价款应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合同的变更,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订立之后,对原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变更的行为。民法典并没有明确指出合同变更需要遵循的原则,但是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合同变更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遵循一定的要求:1、合同变更必须遵循自愿原则。也就是说,合同订
1,170 2021.07.05 -
00:54
工伤保险费根据什么原则确定费率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
2,59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