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得到多少赔偿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标准进行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应当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按照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为标准进行支付,对于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数额依照劳动者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计算,工作每满一年赔偿二个月工资;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予以补偿即可,工作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
-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该给单位什么赔偿金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应当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按照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为标准进行支付,对于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01.13 184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怎么赔偿
用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分为合法解除和违法解除。 1.若用人单位因法定原因而单方解除的,属于合法解除,则若存在法定情形,用人单位应给付经济补偿金。 2.若用人单位并非基于法定原因而随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则属于违法解除,此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
2020.08.28 321
-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得赔偿多少
解除劳动关系违反法律规定的,要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金,即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2021-09-07 15,340 -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得到什么赔偿?
按照《》和《违反和解除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应根据违反或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偿。《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不同的补偿标准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它对用人单位
2022-09-01 15,340 -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一年多吗,解除劳动合同应该赔多少钱
看解除劳动合同的形式,一般有一个月的待通知金和赔偿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三种形式,形式不同赔偿标准不同,劳动者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和劳动法规定来进行判断赔偿金额,过错性解除是没有赔偿金的,非过错性一年
2022-03-02 15,340 -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得应该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的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即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2022-09-17 15,340
-
00:50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要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过年限来定。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
1,643 2022.04.17 -
01:31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
3,279 2022.04.17 -
00:53
单位解除合同最高赔偿多少个月
单位解除合同最高赔偿一年。经济补偿一般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
1,30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