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发现新的证据如何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诉讼再审有新证据的认定: 1、新发现的证据,该证据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存在,因客观原因于庭审结束后才发现。 2、新取得的证据,该证据在原审庭审结束前已经发现,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提供。 3、新形成的证据,该证据在原审庭审结束后形成,无法据此另行提起诉讼。 4、未质证的证据,该证据在原审中已经提交,由于原审法院的原因,未组织质证且未作裁判根据的。
当事人伪造证据的,定为伪造证据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诉讼活动中,唆使、协助当事人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伪造证据罪。
-
民事诉讼证据的认定
作为证据,需要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这三个特征。而且只有证据材料同时具备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并且经过当庭质证的,才能够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020.09.20 205 -
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如何认定
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如下: (1)主体合法。证据主体合法。证据主体是指形成证据内容的个人或单位,证据主体合法,是指形成证据的主体须符合法律的要求; (2)形式合法。证据形式合法。证据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为证据不仅要求在内容上是真实的,还要求
2023.02.17 512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如何确定被告?
民事诉讼主体有原告、被告及主持审判的机关,如人民法院等。只有符合民事诉讼主体资格,才能参与诉讼过程,行使自己的权利。原告必须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并且有明确的诉讼理由。经过法院审查,发现当事人不适格的,可以驳回诉讼请求,要求重新提交诉讼状。
2020.04.03 784
-
如何认定民事诉讼中的假证据
提供民事诉讼假证据的处罚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罚款和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中常见的虚假证据有:虚假证人证言、虚假相关公章证据、伪造篡改的国家机关文件、虚假票据等。
2021-11-03 15,340 -
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认定
作为证据,需要具有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三个特征。只有证据材料同时具备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并且经过当庭质证的,才能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2022-11-28 15,340 -
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应如何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九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罚款、毁灭或者拒绝交出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情节严重的,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023-03-31 15,340 -
如何认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提供伪证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处于刑事处罚。
2023-02-25 15,340
-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220 2022.04.15 -
00:57
如何民事诉讼追回欠款民事诉讼追回欠款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对于事实清楚,数额不大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直接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2,明确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民间借贷原告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原告所在地法院是属
2,341 2022.04.15 -
01:53
如何提起刑事诉讼刑事起诉分为两种,即自诉和公诉。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机制。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只有部分刑事案件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由法院直接受理。 1、提起公诉是侦查终结或
1,068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