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合同签了以后没有登记备案就失效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签订合同,不要忘记登记备案。双方签订的书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中要对租赁期限、租金数额、支付方式、房屋用途、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以便日后解决纠纷时有据可依。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房屋租赁合同应到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否则不能对抗第三人。因为房东在与房客签订租赁合同后,如果又有他人愿出更高的租金,有些房东在利益驱动下,往往会找借口与老房客解除合同,再把房屋租给后来人。而由于前一个租赁合同未经登记,所以即使上法庭,也不可能胜诉。所以,签了租赁合同,别忘了去登记。此外,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登记还可以保证房屋在租赁期间即使卖给他人,房客仍可继续承租。这样便可以避免房屋因权属发生变化而侵害房客的权益。需要注意: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二、审查租赁的客体是否合格,即出租人的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允许出租的房屋;三、审查房屋租赁手续是否完备。房屋产权证明并非是合法出租的充分条件,还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租赁合同也要进行租赁登记方可生效。在房屋租赁的过程中,房屋租赁合同是维护双方权益的一份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需要谨慎对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网签不是备案登记。网签是指双方当事人由于无法面对面或者为了更加方便而通过网络直接签订合同的行为,而备案登记是一种行政管理方式,通常适用于商品房买卖合同。
租房合同订立后没有备案的,不影响租房合同的法律效力。备案需要租赁双方持身份证明、房地产交易合同登记申请表、房屋所有权证或者其他合法权属证明、房屋租赁合同等到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登记;租赁工作人员审查监证后予以签署初审意见;进行二交审查,签署二审意见;交纳规定税费,发放房屋租赁登记证。
-
-
租房合同有效吗?合同还没到期就续签了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包括: 1、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 4、已满75周岁的人。
2020.06.06 163 -
签了租房合同没有做备案怎么办
签了租房合同没有做备案不影响租房合同的效力。备案需要租赁双方持身份证明、房地产交易合同登记申请表、房屋所有权证或者其他合法权属证明、房屋租赁合同等到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登记;租赁工作人员审查监证后予以签署初审意见;进行二交审查,签署二审意见;
2021.01.17 187
-
租房合同签了之后备案没有进行备案有效吗
在签订合同,不要忘记登记备案。双方签订的书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中要对租赁期限、租金数额、支付方式、房屋用途、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以便日后解决纠纷时有据可依。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房屋租赁合同应到房地产登记
2022-04-09 15,340 -
租房合同签了之后没有进行备案有效吗
在签订合同,不要忘记登记备案。双方签订的书面房屋租赁合同,合同中要对租赁期限、租金数额、支付方式、房屋用途、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以便日后解决纠纷时有据可依。同时需要提醒的是,房屋租赁合同应到房地产登记
2022-03-18 15,340 -
房屋租赁合同没有登记备案有效吗?
《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我国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制度是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并未规定登记备案是租赁合同
2022-10-19 15,340 -
房屋租赁合同没有登记备案有效吗
房屋租赁合同不备案有效,房屋租赁合同未经登记备案是不影响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但是备案登记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合同的有效与否和备案是没有关系的,只要是依法成立的合同都是有效的。
2022-10-13 15,340
-
01:05
租房备案登记后要交多少税租房备案登记后要交多少税,根据地区税收政策的不同有所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出租非住房应缴纳以下税款:房产税:以租金收入12%计算缴纳;营业税:以租金收入的5%计算缴纳;印花税:按财产租赁合同租赁金额的千分之一贴花;税额不足1元,按1元
5,142 2022.04.17 -
01:03
房子备案了就安全了吗房屋买卖合同备案后不一定会安全,还会存在风险。 为了保障以后顺利实现物权,房屋买卖双方在签订买卖房屋的协议时,到登记机构,可以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的房子,如果没有经过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就把房子卖掉的,该行为没有物权效力。预告登记失效
4,106 2022.04.17 -
01:12
没有备案异地就医就不能报销了吗?没有备案异地就医能报销。一般外地就医没有提前备案,还是可以报销。但外地就医未备案需自行垫付全部的医疗费用,再携带相关材料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并且报销比例可能会有所下降。各地医保政策不一样,具体能不能报销以及报销的比例,要看参保地
22,78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