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龄期间是累计还是连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总的工龄也叫累计工作年限。而本企业工龄即连续工龄,也叫本企业工作年限,指工人或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可以作为本企业连续工龄的情况大致如下: 1.企业经转让、改组或合并,原有工人职员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合并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 2.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作为本企业工龄计算。 3.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得连续作本企业工龄计算;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外,其前后本企业工龄,应合并计算。 4.留职停薪期间留用察看期间计入本企业工龄。因此,有些合同制工人在单位上干了几年后离开了一段时间,最近又回来继续工作,像这种情况,他们的累计工作年限应包括离开单位前的工作年限,从继续工作时间开始计算连续工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退休工龄是累计计算,是根据自己缴纳社保基数额度,缴纳社保年限和当地上年社平工资计算的,缴纳社保基数越高,缴纳社保年限越长,退休待遇越高。现在的退休工龄工资实际以养老金的形式进行发放。
劳动者的养老保险不是一定要连续不间断的交满15年的,只要是累计缴纳满15年,并且到了退休的年龄,都是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养老金领取的数额,主要看个人缴费年限长短、个人缴费基数高低和当地社会平均工资。
-
职工医保是累计25年还是连续
1、退休医保是累计计算年限的,而不是连续计算的,国家去的是累积缴费的年限,养老保险也是去累积缴费的年限,而不是连续缴费的年限。 2、退休医保累计计算并不是25年时间。因为医保的退休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所以是各个省区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自行制定一
2020.06.15 1,251 -
旷工三天自离是连续还是累计
1、所谓连续旷工三天算自离的说法虽然在中小企业中很常见,但实际上如果单位没有及时以连续旷工为由作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并通知当事员工的话,“视为自离”之类的说法并无法律效力,双方劳动关系仍然持续存在。 2、如果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连续旷工三天
2020.02.19 873 -
医保是累计还是连续
医疗保险是累计的。参保人员到领取养老金时,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满15年的,且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男满30年、女满2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凭身份证和退休证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医疗保险的退休手续后,方能享受退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2020.07.20 223
-
是连续还是不累计工龄
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
2022-04-22 15,340 -
工龄是连续还是不累计
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
2022-04-22 15,340 -
到底工龄是累计还是连续
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
2022-04-25 15,340 -
到底工龄是连续还是累计
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
2022-04-17 15,340
-
01:38
生育险必须连续缴纳还是累计缴纳
生育险必须连续缴纳。生育险必须连续交满一年才可以享受生育险待遇;如果断一个月都不算是连续缴纳,并且补缴也是不可以。与此同时,生育的时候,必须正在缴纳生育保险。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
8,906 2022.04.17 -
01:21
工龄怎么计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工龄怎么计算 工龄计算方法有三种,分别是:1、连续计算法。具体计算时间是从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算至离职之日这段时间,如果期间有工作调度的,也不中断计算;2、合并计算法。如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为用人单位调整等非主观原因中断工作
73,261 2022.04.15 -
00:52
怎么补办临时工工龄手续
补办临时工工龄手续,具体如下:补临时工龄应当需要原来的用工单位出具的用工证明,或者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劳动者在原来的用人单位作为临时工的证据即可。具体所需的材料,还应当咨询当地的劳动部门等有关的行政机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
10,50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