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不够能不能辞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职工不够伤残辞职没有工伤方面的赔偿。 一、工伤待遇 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工经过劳动能力鉴定,没有达到等级,不构成伤残,只是享有工伤医疗和停工留薪期待遇。即治疗工伤符合规定标准的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好和劳动能力鉴定费;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支付。 未到达伤残等级的工伤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无工伤方面的补偿。 二、解除合同经济补偿 工伤职工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条件与普通劳动者无异。 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工伤职工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其中,按第三十六条和三十七条规定解除合同没有补偿,按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应当按照其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一次性赔偿金不辞职拿得到。一级至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11个月、7个月的本人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无论劳动者是否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因工负伤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员工工伤之后,和单位保持劳动关系,如果没有伤残,是可以拿到全部赔偿的,如果有伤残者,那么单位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会暂时不予发放,等到员工和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再次计算发放。
-
工伤一次性赔偿金不辞职能不能得到赔偿金
工伤中部分一次性赔偿金即使不辞职也拿得到。一级至十级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18个月、16个月、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的本人工资。无论劳动者是否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因工负伤的,可
2020.06.05 124 -
工伤职工如果主动辞职能够得到哪些赔偿
工伤职工主动辞职,若伤残等级为五级到十级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020.01.01 110 -
辞职后能不能申请工伤
劳动者辞职后如果其申请期限还未过的,能申请工伤。用人单位能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的三十日内依法为劳动者申请工伤;而在单位不按规定申请的情况下,劳动者一方可以在一年去向劳动局申请。
2020.09.02 130
-
辞职后能不能办工伤赔偿?
工伤辞职后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能拿到赔偿。对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布的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之差计算,五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六
2022-08-19 15,340 -
工伤后辞职能不能得到赔偿
工伤之后辞职,如果有相关赔偿是可以请求的。工伤伤残的,可以请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中,前一补助金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可以要求支付的,后二项赔偿是劳动合同终
2022-04-09 15,340 -
工伤辞职能不能达到赔偿标准
应该能达到。 先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完后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项目可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工资、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营养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
2022-03-19 15,340 -
工伤后辞职还能不能得到赔偿
不少劳动者在工伤后打算提出辞职,但又担心是否还能得到相应的赔偿。对于这个问题,我国法律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首先,根据工伤劳动者伤残的不同程度,《工伤保险条例》第36、37条分别作了如下规定: 1.五
2022-03-21 15,340
-
00:56
工伤赔偿不能超过多久
工伤赔偿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时效,则不受法律保护。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
3,118 2022.04.15 -
01:06
10年老员工能不能辞退
大家好我是法师兄特邀律师冼洪永。对于已经在单位中工作了十年的老员工,如果满足一定的情形,单位也可以单方面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在单位中工作了十年的老员工出现了以下的行
2,455 2022.04.17 -
01:25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辞退要补偿吗
不能胜任工作是因为客观上他不适合,表现为劳动者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但主观上没有过失。所以被辞退的话是可以拿到经济补偿金的,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6,30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