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工资应该向用人单位提前三个月告知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试用期内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属于正常辞职,用人单位没有权利扣除劳动者工资。正式员工应当提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离职报告,三十天后可以正常离职,属于正常离职,用人单位没有权利扣除劳动者工资。如果劳动者是正式员工,劳动者每月提前一个月书面告知用人单位离职的话,就属于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由劳动者赔偿用人单位。因为不知道劳动者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法年限,无法判断劳动者是否是在试用期,也就没有办法判断用人单位扣除工资是否合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辞退,可不需要支付一个月的代通知金。但经济补偿金还是要支付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辞退劳动者的,要两倍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对员工是无过失性辞退的话,要么额外支付其一个月工资,要么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但与此同时,单位仍旧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单位辞退员工要提前30天告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40条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否则需要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按照其他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需要支付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应当支付给劳动者,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除提前解约也需提前三十天通知外,还要注意办理如下手续: 1、及时结算工资、经济补偿金。 2、工作、业务的交接。 3、员工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 4、清理债权债务关系。 5、出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作为该劳动者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和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的凭证。
-
员工辞职时应提前多少天通知用人单位
员工辞职时,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试用期内;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2022.04.13 1,910 -
-
-
正式员工每月提前三个月书面告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有权扣除工资吗
试用期内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属于正常辞职,用人单位没有权利扣除劳动者工资。正式员工应当提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离职报告,三十天后可以正常离职,属于正常离职,用人单位没有权利扣除劳动者工资。如果劳动
2022-02-25 15,340 -
员工自离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吗
一般劳动者辞职,是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到期以后,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结清劳动者所有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和社保转移手续。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
2022-03-03 15,340 -
裁员可以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吗
如果单位辞退员工,就要求单位提前一个月给你出书面通知书,不提前一个月出书面通知,单位就多给一个月工资的带通知金,并要求单位出具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单位要求你在辞职书上写明放弃一切要求才能给辞职书,那应
2022-05-08 15,340 -
员工离职应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吗
员工离职应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国家《劳动合同法》对职工辞职的规定有两种情况,不用提前三十天通知: 一、企业与职工协商一致解除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在企业违
2022-03-23 15,340
-
01:27
辞退员工提前一个月通知了还要赔偿吗辞退员工提前一个月通知了是否需要赔偿要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单位辞退员工,提前一个月通知,只是不需要支付员工未通知员工的一个月工资的补偿,但是单位还是需要支付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2、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单位是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
2,323 2022.10.08 -
00:49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该怎么办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违反劳动法律相关规定的,此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员工也可以向公司主张支付赔偿金。公司不肯支付赔偿金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709 2022.05.11 -
00:48
工资拖欠三个月怎么办工资拖欠三个月,员工可以先行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公司仍不履行的,员工还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最后,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
3,56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