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老人出院住院期间怎么处理财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首先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你们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对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对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有先行垫付的义务。你们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受害方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肇事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肇事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人根据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后续治疗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注意: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先住院治疗,要求肇事方或者是保险公司先行垫付医疗费,出院后可以进行相应的伤残鉴定,根据具体的鉴定结果、事故责任划分情况主张赔偿。
我方可请交警队协助,要求对方保险公司优先垫付一万元限额内的医疗费用。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保险公司。交强险范围里,只要是肇事方有责任的,不管责任大小,受害方都可以先在肇事方的交强险范围内索赔,此时无需计算双方责任比例。
-
车祸住院期间住院费由谁垫付!
可以由你方先行垫付,若保险公司够赔偿的话你方垫付之后可以找保险公司,若保险公司的钱不够,那么需要你方承担。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根据责任认定书协商
2020.07.19 548 -
车祸出院住院费谁出
车祸出院住院费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当事人根据过错进行赔偿,如果只有一方有过错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020.03.08 183 -
车祸住院护理期限
关于因车祸住院的护理期限的规定: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2020.02.25 106
-
车祸导致老人出院住院期间老板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首先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你们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对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对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
2022-04-11 15,340 -
车祸住院期间, 老人出院, 老板应该做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首先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你们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对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对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
2022-02-17 15,340 -
怎么样处理车祸伤者住院期间老人出院老板
交通事故首先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你们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对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对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
2022-04-22 15,340 -
车祸住院期间老人出院怎么维权
交通事故首先由交警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划分责任承担,你们可以根据事故认定书以对方和交强险保险公司为共同被告依法向法院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先由对方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赔偿限额范围内给予赔偿,不足的部分由双方当事
2022-04-06 15,340
-
01:03
车祸致人死亡怎么处理
开车致人死亡首先要报警,由警察划定责任,对于造成的人员伤亡的赔偿,将从车辆的第三者责任保险限额内进行赔偿。不足的部分,则需要肇事司机依据自身的责任划分比例来承担。肇事司机如果没有过错,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如果违反了交通
1,954 2022.05.11 -
01:04
出轨生子财产怎么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1078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时,再由法院进行判决。法院在判决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时候,会考虑无过错方的权益。换句话说,如果一方出轨生子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从而离婚的话,另一方可以适当多分财产。这主要
1,002 2022.04.15 -
00:59
老赖名下没有财产,法院会怎么执行
老赖名下没有财产,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采取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扣押、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强制措施。如果老赖确实无力偿还债务的,那么可以中止执行。在发现老赖名下留有财产时,那么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需要再次恢复强制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
3,89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