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发生工伤赔偿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试用期发生工伤如何索赔 试用期的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属于劳动关系。如果由于工作原因受伤,符合认定工伤条件可以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前提。 1、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务工时首先要看该单位是否有合法的用工主体。如该单位无用工主体,那么劳动者一旦在工作中发生伤害事故,是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只能通过法院诉讼按民事案件处理,而民事案件赔偿是要按过错来承担责任的。 2、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务工时,务必要和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3、如果无劳动合同,劳动者可拿用人单位给发的工作证、上岗证、工资单、员工手册或工友证明等能够证明与该单位有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来加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二)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起工伤认定的时间: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为从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用人单位为30天,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从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 (三)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是否构成工伤不服,可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四)如对工伤认定无异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劳动者要及时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申请。 试用期间的工伤赔偿项目主要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等。如果受伤时公司为其缴纳了社保,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可由社保机构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如果没有缴纳社保,以上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试用期工伤伤残赔偿标准
试用期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与一般工伤职工的工伤待遇相同,即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以下赔偿项目:工伤医疗费和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伤残扶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一次性医疗补助。
2020.04.29 216 -
工伤试用期的赔偿标准
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2020.04.30 184 -
试用期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试用期工伤的赔偿如下: (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5)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6)一次性伤
2022.10.21 640
-
试用期工伤发生赔偿标准
1、工伤赔偿同员工有没过试用期没有关系,只要等级相同,补偿金额是一样的; 2、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
2022-05-05 15,340 -
试用期工伤赔偿标准?试用期工伤怎么赔偿
工伤具体赔偿项目、标准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022-08-14 15,340 -
试用期工伤赔偿标准
您在试用期也是享有工伤待遇的。因此试用期工伤的赔偿标准计算方式是和正式职工一样的。工伤赔偿包括以下费用:伙食补助费;医疗费;生活护理费;交通费和食宿费;工资按停工留薪期计算;工伤康复的费用;一次性伤残
2022-03-16 15,340 -
员工试用期内发生工伤,工资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保险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
2022-06-26 15,340
-
01:12
工伤赔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赔偿标准有: 1、医疗费用,包括因工伤产生的药品费、手术治疗费等; 2、伙食补助费,赔偿的标准按照当地生活水平而决定; 3、交通、食宿费用; 4、康复治疗费用,包括住院治疗的费用、后期康复的
35,822 2021.04.25 -
01:43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赔偿
员工在试用期内,有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将其辞退,可不作任何经济补偿: 1、员工在试用期内,被用人单位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员工在试用期内,严重违反了公司有关的规章制度; 3、出现严重的失职,徇私舞弊,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的; 4、在
6,722 2022.04.15 -
01:16
工作试用期被辞退赔偿
工作试用期被辞退赔偿,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应当按出勤结清工资。因为结算的是试用期工资,当然按照试用期工资标准计算。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
1,83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