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提前告知就被辞退有什么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通知辞退员工的,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单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1、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则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单位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如果过了试用期的,则单位首先应该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再根据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合法来确定单位的法律责任: 4、如果用人单位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则单位应该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和本要工资来支付经济补偿金。 5、如果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则属于违法解除,单位应该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和本要工资来支付赔偿金(即双倍经济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只有符合法定条件下,用人单位未提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而辞退劳动者的,才由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没有提前告知就被辞退的赔偿是: 1.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则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单位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如果过了试用期的,则单位首先应该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再根据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合法来确定单位的法律责任; 4.如果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则属于违法解除,单位应该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和本要工资来支付赔偿金。
-
没有提前告知就被辞退有哪些赔偿
1、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则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单位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如果过了试用期的,则单位首先应该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再根据单位辞退员工
2020.09.15 295 -
没有提前告知辞退有没有补偿金
没有提前告知就被辞退的赔偿是: 1.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则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单位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3.如果过了试用期的,则单位首先应该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2020.06.29 208 -
辞职如果没有提前30天告知公司会有什么后果?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辞职如果没有提前30天告知公司未经公司批准擅自离岗,构成旷工,达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
2020.04.21 744
-
如果辞退了对方没有提前告知
使用者未事先通知退休人员的,应根据情况确定公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试用期间,公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2、如果公司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就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3、试用期过后
2021-10-23 15,340 -
被企业辞退后没有提前通知
劳动者被公司辞退,但还未下发辞退通知书,公司喊员工天天到单位报到,员工是得全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以及被拖欠的工资。1、去当地人
2022-04-01 15,340 -
试用期没提前通知就辞退员工有没有什么
试用期用人单位是不同通知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但是解除的前提是不符合录用条件。
2023-06-09 15,340 -
试用期没有提前通知就被辞退合法吗
1、劳动合同试用期辞退员工,满足条件则不违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辞退劳动者。同时因为劳动者的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1、法律依据:《劳动合
2022-11-10 15,340
-
00:57
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有什么后果民事诉讼被告不出庭,一般有以下的两个后果,具体如下:1、如果被告拒不到庭应诉,也就意味着被告已经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缺席审理,甚至还可以作出缺席判决;2、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可以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调解
5,018 2022.05.11 -
01:29
没有房产证有什么后果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则其所有权就会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具体后果包括: 不能把房子进行买卖、赠与、置换、继承、出租等,即使签定相关的合同,也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在房子被拆迁的时候,没办法按照国家政策和相关拆迁法规获得拆迁补偿费用。 不
2,212 2022.04.17 -
00:46
被仲裁了有什么后果仲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如果仲裁败诉的话,只是说明当事人的仲裁请求,没有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而不是刑事责任,当事人不会因此而被判刑坐牢。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4,5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