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评审委员会对几个证据同一事实有认定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商标评审委员会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二)鉴定结论、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三)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四)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五)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六)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七)参加口头审理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参加口头审理作证的证人证言;(八)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中央机构改革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复审委员会并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整合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不再保留专利复审委员会、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审查协作中心。
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规定如下: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负责国家商标注册管理;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纠纷。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
如何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0.11.15 432 -
法律是怎么规定商标评审委员会的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的工作。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商标评审委员会,负责处理商标争议事宜。 主要职责是:对商标局驳回的商标申请,应当事人请求进行复审;对商标局作出的异议裁定、商标撤销裁定,应当事人请求进行复审
2020.12.19 198 -
商标注册人如何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
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商标注册申请人。商标注册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如果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
2020.07.15 256
-
如何认定商标评审委员会对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有什么标准
商标评审委员会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二)鉴定结论、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
2022-01-20 15,340 -
商标评审委员会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什么原则认定
商标评审委员会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则认定:(一)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二)鉴定结论、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
2022-03-15 15,340 -
商标被评审委员会认定证据材料有什么
当事人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供书证的,应当提供原件,包括原本、正本和副本。提供原件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相应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处,经该
2022-03-16 15,340 -
商标评审委员会审理商标评审案件实行什么制度
商标评审委员会审理商标评审案件实行合议制度。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可以由商标评审人员一人独任评审:(一)仅涉及商标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所指在先商标权利冲突的案件中,评审时权利冲突已消除的;(二)被
2022-03-16 15,340
-
01:18
商标侵权认定标准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可以参考下列标准: 第一,有违法行为存在。侵权行为人存在《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条例中规定的侵权行为。比如:没有经过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销售侵犯注
5,086 2022.04.15 -
00:48
商品房现在有几个证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1、商品房在后期交房的时候,开发商都会给购房者办理两个证件,一个就是房屋所有权证,还有一个就是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但是现在这两个证件已经合二为一了,有些地方办理的时候,只需要跑一个部门,也就说到当地拿到一个证件,这个证件
3,884 2022.04.12 -
01:20
事实婚姻重婚罪认定标准事实重婚罪包括三种情况,即先婚是事实婚,后婚为法律婚的重婚;前婚是法律婚,后婚为事实婚;先后两个都是事实婚。 对于法律不保护事实婚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从最高法的司法解释精神来看,对待事实婚姻,还是有条件地予以承认,比如,起诉请求解除同居
1,4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