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员工非因工死亡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非因工死亡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非因工死亡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社保的,则非因工死亡待遇都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发给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或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 丧葬补助费的标准:3个月工资(月工资按当地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计,下同); 供应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标准:6个月工资; 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在职职工6个月工资;离退休人员3个月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工人职员非因工负伤死亡时,根据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二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直系亲属一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六个月;二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九个月;三人或三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十二个月。
员工非工亡,参加养老保险的赔偿标准由当地政府规定,一般丧葬费为本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个月,抚恤金标准具体数字询问当地人民政府。 属于侵权人造成的,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
非因工死亡赔偿
非工伤死亡待遇分两类:一是职工非工伤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参加社会保险的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未参加社会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二是非法用工单位人员伤亡而不能认定工伤享受工伤待遇的,其遗属可以领取“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
2020.07.27 269 -
员工因工死亡怎么赔偿
员工因工死亡赔偿金: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20;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2020.10.18 193 -
员工因工死亡如何赔偿
员工因工死亡赔偿如下,其近亲属可按照以下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支持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伤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六个月;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
2022.04.14 556
-
员工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员工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
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休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伤残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发给丧葬补助费和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丧葬补助费标准为 2个月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标准为:供养1人的
2022-03-23 15,340 -
员工非因工死亡赔偿
一、丧葬补助费 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为死亡当月工资3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为上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 二、一次性抚恤金
2023-06-13 15,340 -
员工非因工死亡怎样赔偿
1、员工非因工死亡,用人单位并没有侵权,无需赔偿,有侵权人赔偿。 2、员工非因工死亡,没有侵权人的,或者有侵权人但从侵权人无力出无法获得赔偿的,由所在单位和社会保险机构按照所在省职工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
2022-11-06 15,340 -
员工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
另一方面,葬礼补助金的在职者因病或非劳动者死亡,葬礼补助金按死亡当月的工资3个月的标准支付。退休(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劳动者死亡,葬礼补助是上年度企业退休人员3个月的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二,一次性抚恤金
2021-10-23 15,340
-
01:06
工地因工死亡应该怎么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可知,员工在工地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但是每项金额所参照的标准不同。具体来说,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而供养亲属抚恤金,需要按照职工本
985 2022.04.17 -
00:59
非工伤死亡公司要如何赔偿
非工伤公司一般不赔。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
2,091 2022.05.11 -
02:19
工地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建筑工地发生职工死亡事故,若能够确定职工属于工伤,则应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上三类赔偿金的具体数额标准在条例中有详细说明。若不属于工伤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能
1,064 2022.04.17